口琴
![]() 16孔半音音阶和十孔口琴 | |
其他乐器 | |
---|---|
分类 | *管乐器
|
H-S 分类 | 412.132 (自由簧管乐器) |
起源 | 19世纪初 |
音域 | |
For 64-reeds (16-holes) chromatic harmonica: C below Middle C (C) to the D above C5; slightly over 4 octaves | |
相关乐器 | |
自然音阶的按钮手风琴、口风琴、竽 | |
相关条目 | |
口琴演奏家列表 |
口琴(英语:Harmonica),用嘴吹气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在乐器分类上属于自由簧的吹奏乐器。由于发声源是长度介于1.5-3.5公分的簧片而非空气柱(如长笛),独奏用口琴体积多在20×6×4厘米(长;宽;高)内,其音域依种类、调性不同而略有差异,大致可归纳成由中央C下1个八度至中央C上3个八度,涵盖约3至4个八度。
多簧片的结构,使口琴具有演奏和声的基础。对一般成年人而言,只要排列方向相同(同为吹气发声或吸气发声)且琴格间距在6公分以内的簧片均能同时发声;由于演奏中途无法调整同一把口琴上簧片的相对位置,单一把口琴演奏合声的能力是受限制的。一般而言,由乐器公司量产的口琴仅在八度和声方面较不受限制。
历史
其起源众说纷纭,据传笙于18世纪传入欧洲,为乐器设计者提供了自由簧吹奏乐器的理论基础。已知最早为1821年柏林的腓得烈·布希曼(Friedrich Buschmann)制作了现今口琴的原型。
结构
口琴的基本结构为簧片、座板、琴格及盖板。
簧片固定在座板上,一般口琴厂生产的口琴均采用铆钉或点焊的方式来固定簧片;为求维修方便,有些人会对座板加工,改造成以螺丝来固定簧片。
半音音阶口琴在结构上除了簧片、座板、琴格及盖板外,还有吹嘴、弹簧及按键滑条。其座板上黏有塑制胶片,可有效减少演奏时非发声簧片间隙的空气流通,增加气密度。
常见的十孔口琴是不黏贴胶片的,但为满足单簧片压音的演奏技巧所需,也有只在同一气室(琴格位置)的高音簧片上黏贴胶片的设计。这种在十孔口琴上黏贴胶片的设计称为半胶片系统(Half-valving), 由纽西兰的口琴演奏者暨改造者布兰登·包华(Brendan Pow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提出。
种类
独奏类口琴
全音阶口琴
在一把口琴上,其簧片的音高组成为全音阶(Diatonic sca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者称为全音阶口琴(Diatonic harmonica)。一般由口琴厂生产的十孔口琴及复音口琴在分类上均属于全音阶口琴,它们在中音域部分,簧片组成为完整的全音阶;但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及演奏时的和声考量,高音域及低音域可能会增减若干簧片。
一般由口琴厂生产的全音阶口琴都有不同的调性(如:12大调、12小调及自然小调)可供选择,以满足演奏者的需求。
在欧美国家,全音阶口琴(Diatonic harmonica)指的多为十孔口琴(10-holes)
十孔口琴(10-holes)(蓝调口琴、民谣口琴)
主要用于蓝调、流行乐、民谣和西洋民俗音乐之中,是拥有最多欧美使用者的琴种,归类为首调乐器;其为应用合声和为和弦吹奏而在天生结构上常设计为不完整的音阶排列,但仍可用音升与音降等技巧奏出原结构上缺少的音;故可说是音色变化最具特色的琴种,流行专辑中常听见的多为此种口琴。十孔口琴除了一般的发声方法外,常使用到如压音(bend)与超吹(overbend,overblow/overdraw)等技巧亦为其迷人特色。
复音口琴(Tremolo)

复音琴孔分为上下两排,一般吹奏时,同一孔中上下两个簧片同时发声。由于两个簧片振动频率有细微差别,同时振动会产生物理上叫做「拍」的现象,表现为声音强弱的周期性变化,也就是所谓的「震音」。国外被称为「Tremolo」。复音口琴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而固定,也不需要复杂的技巧,且复音口琴种类、调性齐全,音色清脆嘹亮,音量大,具有很强的穿透力,适合一些民族等风格。亦可说是技巧使用最为丰富华丽的琴种;多被归类为首调乐器,做半音升降与调性转换时往往会以第二、三把口琴同时/交替拿取使用。
半音阶口琴(Chromatic Harmonica/Chromonica)

口琴里面最新兴而现代的琴种;加上了机械性按键滑条结构,按下会挡换口琴中的风道,可直接升降音而有更完整的音阶能力,故常见大量使用于爵士乐风,甚至有不少十孔乐手会因时使用半音阶口琴;多被当作固定调乐器使用,亦被美国音乐学会承认为正式乐器,突破大众心中常误口琴为玩具乐器的观念。
合奏用口琴
低音口琴(Bass)
口琴重奏中担任最低音声部的角色,也是口琴中重量与音色最为厚重扎实的琴种。一般全部为吹音,无吸音。
和弦口琴(Chord)
和弦口琴最基本的功能是发出和声,可在口琴重奏中使用。其簧片配置以和弦组成音为单位,每一组和声由4至8片簧片组成。一般由口琴厂生产的和弦口琴可发出的基本和声为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及属七和弦, 依其型号不同,可能增加增三和弦及减三和弦。
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和弦口琴无法如吉它或钢琴般自由地进行和弦转位。
其他合奏口琴:如铜角口琴(Horn)、中音口琴(Bariton)、重音口琴(Octave)等;能使口琴合奏有更丰富的音色与效果。
相关作品
- 马尔康·亚诺:Concerto for Harmonica and Orchestra,Op. 46 (1954)
- 阿瑟·班杰明:Harmonica Concerto (1953)
- 亨利·考埃尔:Concerto for Harmonica and Orchestra (1962)
- 西格蒙·葛洛文(Sigmund Groven):Legends, for Harmonica and Strings (2003)
- 霍华德·李维(Howard Levy):Concerto for Diatonic Harmonica and Orchestra
- 大流士·米尧:Suite anglaise for harmonica (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 234 (1942)
- 詹姆士·穆迪(James Moody):Toledo, Spanish Fantasy for Harmonica and Orchestra (1960, for Tommy Reilly)
- 麦可·史毕华可夫斯基(Michael Spivakovsky):Concerto (1951)
- 佛汉·威廉斯:Romance in D-flat for harmonica, piano, and strings (1951)
- 海托尔·维拉-罗伯斯:Concerto for Harmonica and Orchestra (1955)
口琴活动
著名人物
演奏者
|
|
#
- 1 2 3 ~恋爱开始~
- 12月17日
- 2017年港鐵縱火案
- 3月27日
- B'z LIVE-GYM 2015 -EPIC NIGHT-
- B'z LIVE-GYM 2019 -Whole Lotta NEW LOVE-
- B'z The Best XXV 1988-1998
- Brotherhood (B'z专辑)
- Cream (英國樂隊)
- D'banj
- DIA (韓國音樂團體)
- ELEPHANT KASHIMASHI
- ELEVEN (B'z專輯)
- Eternal...
- Flower (彩虹樂團單曲)
- General MIDI
- General MIDI Level 2
- Hadou
- Hohner
- Humbert Humbert
- Juke Vox
- Kiss合唱團
- Koshi Inaba LIVE 2010 〜enII〜
- Koshi Inaba LIVE 2014 〜en-ball〜
- Koshi Inaba LIVE 2016 〜enIII〜
- LIVE 2004 ~en~
- LOOSE
- Led Zeppelin IV
- MAGIC (B'z專輯)
- MONSTER (B'z專輯)
- Mr.Children
- NEW LOVE
- NEWTRAL
- Off Course
- Oh Yoko!
- Once upon a time in 橫濱 〜B'z LIVE GYM'99 "Brotherhood"〜
- Peace Of Mind
- Placebo
- Please Please Me (單曲)
- RUN (專輯)
- Singing Bird
- Sugar (15&專輯)
- TM NETWORK
- Team K 3rd Stage“脑内天堂”
- The 7th Blues
- Typhoon No.15 ~B'z LIVE-GYM The Final Pleasure "IT'S SHOWTIME!!" in 渚園~
- Wii Music
- Wonderland
- YOSHIKI
- 三角洲藍調
- 三重奏
- 中国先秦发明列表
- 中國醫藥大學
- 中島卓偉
- 丹尼·瓊斯
- 乌尔里克·巩特尔
- 乔恩·阿布库
- 乔治·温斯顿
- 乡村音乐
- 于海 (指挥家)
- 井上陽水
- 亡命大煞星
- 任胤蓬
- 伍迪·蓋瑟瑞
- 佛利伍麥克
- 俞灏明
- 假面骑士W RETURNS
- 傑克·布魯斯
- 兄弟姊妹 (台灣電視劇)
- 克里斯·馬汀
- 六角手风琴
- 刘炳森
- 前朋克
- 劉德華
- 力臻
- 卡祖笛
- 卢·里德
- 史蒂夫·米勒
- 史蒂维·旺德
- 史蒂芬·泰勒
- 吉他手
- 吉姆·莫里森
- 吉米·沃恩
- 周柏豪
- 和谷泰扶
- 哈利·查平
- 哈比卜·科伊特
- 唐納文
- 喋血双雄 (1989年电影)
- 喬·沙翠亞尼
- 嚴浩
- 四分衛樂團
- 地平線 黎明時分
- 夏奇拉
- 大卫·科弗代尔
- 大竹宏
- 大草原上的小天使 灌叢嬰猴
- 大衛·吉爾摩
- 天才學園
- 天狼星 (消歧義)
- 天狼星口琴樂團
- 太陽的破片
- 奇天烈大百科角色列表
- 奇想、天慟
- 奔跑吧防彈
- 好奇喬治在唱歌
- 妹尾愛子
- 妹尾隆一郎
- 安迪·歐文
-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
- 密西根大学
- 小沃尔特
- 小臉樂隊
- 小西湖 (香港)
- 尼克·凱夫
- 尼克亚高
- 尼爾·楊
- 尾崎豐
- 山崎将义
- 崔有眞
- 巴比·达林
- 布莱恩·亚当斯
- 布萊恩·海蘭
- 布萊恩·瓊斯
- 布萊恩·莫爾可
- 布萊恩·貝爾
- 布雷特·迈克尔斯
- 布魯斯·斯普林斯汀
- 强尼·格林伍德
- 彼得·蓋布瑞爾
- 徐承邦
- 德永曉人
- 志庵
- 恩彩
- 恰克與飛鳥
- 愛與夢 (羅文專輯)
- 憂鬱藍調合唱團
- 我心之形 (史汀歌曲)
- 托马斯·品钦
- 拉卡·巫茂
- 拉哥 Lai UP
- 拉爾富·麥可泰爾
- 放手去爱 (重制版)
- 数码宝贝大冒险角色列表
- 方泂鑌
- 旅程樂團
- 普莉西雅·安
- 曼谷愛情故事 (電影)
- 最後華爾茲
- 朝日奈丸佳
- 木管乐器
- 李光洙 (演員)
- 李讓
- 李讓 (口琴家)
- 李霄雲
- 杰瑞·艾德勒 (口琴手)
- 東京斯卡樂園
- 東尼·艾斯
- 林俊杰
- 林部智史
- 柚子 (組合)
- 校園民歌
-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 梅莉莎·埃瑟里奇
- 植木南央
- 極品老媽 (第二季)
- 極品老媽集數列表
- 段旭明
- 毒檸王國
- 比利·乔·阿姆斯特朗
- 比利·乔尔
- 氣鳴樂器
- 泰勒·希克斯
- 洛奇·埃里克森
- 深紫
- 清华大学学生社团协会
- 清华大学校史
- 清新土地
- 清木場俊介
- 清水樂團
- 湯米·雷利
- 滑音
- 漢克·威廉斯
- 澀谷昴
- 濁水漂流
- 烈車戰隊特急者
- 烈車戰隊特急者 THE MOVIE 銀河路線SOS
- 無頭騎士異聞錄角色列表
- 熔巖
- 特蕾西·查普曼
- 狂沙十萬里
- 玉环鼓词
- 王中平
- 王子 (音樂家)
- 玛丽特·拉森
- 现代鲁宾逊
- 理查德·海曼
- 瑞弗斯·柯摩
- 瓊·邦·喬飛
- 甘姆·阿彻
- 生物股長
- 生祥與瓦窯坑3
- 皮特·多赫提
- 皮特·西格
- 福山雅治
- 稻葉浩志
- 笙 (中國)
- 答案在风中飘荡
- 管樂器
- 米克
- 約書亞樹
- 約翰·弗格蒂
- 紅白紅白我勝利
- 红 (重制版)
- 约翰·凯尔
- 约翰·巴瑞
- 罗伯特·普兰特
- 罗伯特·约翰逊
- 罗德·斯图尔特
- 罗里·加拉格尔
- 羅伊·奧比森
- 羅力威
- 羅文裕 (歌手)
- 肉卷 (歌手)
- 肖申克的救赎
- 肯尼·貝克
- 胡士托音樂節演出與事件列表
- 胡夏
- 胡锡进
- 臺灣
- 艾略特·史密斯
- 艾迪·維達
- 节拍音乐
- 英國藍調
- 范·莫里森
- 草約
- 莊學忠
- 萊斯·保羅
- 蔡健雅
- 蔡昇晏
- 蕭閎仁
- 藍尼·克羅維茲
- 藍調搖滾
- 蘇打綠
- 被惡魔附身的少女
- 許雅涵
- 詹姆斯·艾利森
- 豪斯医生
- 賴瑞·艾德勒
- 贾世骏
- 超人力霸王Orb登場角色列表
- 超級偶像8
- 超級天兵之機車班長
- 車庫搖滾
- 通利琴行
- 遠藤賢司
- 郑艺彬
- 郭芝苑
- 鄉村藍調
- 金·戈登
- 鈴木勝美
- 錢德明
- 鍾一匡
- 鐘昀呈
- 關正傑
- 阿信 (電視劇)
- 阿甘 (電影角色)
- 陈军凯
- 陳奕迅
- 陳昇
- 雅库特人
- 雪瑞兒·可洛
- 雷振邦
- 雷雄德
- 電藍調
- 霍恩博斯特爾-薩克斯分類法
- 靈異教師神眉角色列表
- 青空下的約定
- 韋雄
- 風中少女 金髮珍妮
-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中樂團
- 马可·波罗
- 鲍勃·格尔多夫
- 鲍勃·迪伦
- 鲍勃·迪伦插电争议
- 麥特·卡爾尼
- 黃子華
- 黃玠
- 黃霑
- 黄河大合唱
- 黎明不要來
- 齊秦
- 齐柏林飞船 (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