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 |||
---|---|---|---|
Xiamen University | |||
![]() 厦门大学校徽 | |||
校训 |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 ||
创办时间 | ![]() | ||
学校标识码 | 4135010384 | ||
学校类型 | 私立(1921年至1937年) 公立(1937年至今) | ||
党委书记 | 张荣 | ||
校长 | 张宗益 | ||
职工人数 | 2,431人 | ||
学生人数 | 38,211人 | ||
校址 | ![]() 校本部(又称为思明校区):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24°25′48″N 118°05′24″E / 24.43000°N 118.09000°E 海韵校区(思明校区的一部分):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西路 ![]() 马来西亚分校:雪邦县沙叻丁宜 2°49′58″N 101°42′10″E / 2.8329°N 101.7029°E | ||
校区 | 市区(本部、海韵校区) 城乡(漳州校区、翔安校区) 海外(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 ||
总面积 | 7,868亩(524.5公顷) | ||
代表色 | 蓝 白 | ||
隶属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
电话号码 | +86 (0)592 2181579 | ||
网站 | http://www.xmu.edu.cn/ | ||
![]() ![]() | |||
|
厦门大学(闽南语: Ē-mn̂g Toā-o̍h,英语:Xiamen University(建校初期为Amoy University),缩写:XMU),简称厦大(闽南语: Hā-tāi),1921年4月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初名私立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1937年7月,厦门大学由私立改为国立,更名国立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顶尖高校之一,是「双一流A类」和原「985工程」、原「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福建省和厦门市共建。厦门大学主校区依山傍海,有着「中国最美大学」的美誉。[1]
历史
私立时期


1921年由著名华侨陈嘉庚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
1921年4月6日,私立厦门大学假集美学校举行开学仪式,中国第一所由海外华侨创办的大学宣告成立。初创时,学校设有师范、商学两部,师范部下分文、理两科,学制预科两年、本科四年。考虑到福建中学毕业生水准较低,经征得陈嘉庚同意,全数先招预科生,计商学部40名、理科40名,共120名。课程设置根据师资条件,第一学期先设文法、作文、读文、文字学、英语会话、英文作文、英文文法、英文读法、法文、日文、伦理学、论理学、经济学、历史、代数、三角、化学等十七门课。厦大刚成立时教职员不上二十人,学生实到人数仅九十八人。
1921年7月4日,林文庆接受陈嘉庚先生邀请继任厦门大学校长。
自1921年秋季起,师范学部改为教育学部,并增设文、理两学部,全校共设文、理、商、教育四个学部。1922年2月,私立厦门大学董事会正式成立,陈嘉庚为永久董事,陈敬贤(陈嘉庚胞弟)为董事,林文庆为当然董事。
1922年7月,学校增设工学、新闻两学部,同时在厦门、福州、上海、北京、广州、新加坡、马尼拉等七处招收新生152人,其中女生2人,是为厦大男女同校之始。
1923年冬,因厦门大学教师教学质量不好,学生要求教学改革,学校当局处理不当,殴打侮辱学生,又庇护殴伤学生的肇事者,并无故开除多位学生及教授。此事件激起师生愤怒,导致罢课学潮。1924年6月,厦门大学三百多师生因学潮离校迁上海,成立了「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1951年,大厦大学与光华大学合并,改制为今天的华东师范大学。
学校在林文庆校长的主持下,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为校训,致力于行政与学科建设,为进一步消除第一次学潮的影响,研究解决学校的发展问题,学校当局重金礼聘知名教授学者,规定:教授月薪最高可达400元,讲师200元,助教可达150元。一时群贤毕至、名流云集。林语堂于1926年5月到厦大,9月就任厦大文科主任,继而,林请来了鲁迅、 《北京晨报》副刊主编孙伏园、研究中国古史权威学者顾颉刚、中西交通史权威学者张星烺、国学大师沈兼士、罗常培等,使小小的私立厦门大学一时朝气蓬勃,颇有北大南迁之景象。
在林文庆校长掌校期间,初步建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1930年2月,厦门大学遵照国民政府教育部令,将「科」改为「学院」,将「预设」改为「附设高级中学」,并重新修订《组织大纲》,调整院系设置。至1930年6月,全校共设5学院、21学系。
国立时期
1937年7月1日,经陈嘉庚函请,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同意将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更名为国立厦门大学。
1937年7月6日,著名电机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萨本栋博士任厦门大学校长。随后抗日战争爆发,新任校长萨本栋带领师生迁往鼓浪屿,后又内迁往闽西山城长汀。次年1月17日,学校在长汀复课,时在校生数仅为198人。
在长汀办学的八年中,办学条件极为艰苦,但成就巨大。学校延聘许多优秀学者,在校生达到了1044人,学系从9个发展到15个。厦大学生一方面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组织成立「国立厦门大学学生救国服务团」等团体;另一方面勤勉学习,发奋攻读,务期求得真正学问。
1940年8月至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厦门大学均名列第一,蝉联冠军。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通令嘉奖,厦大由此被誉为「南方之强」。
1944年春,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雷立克,美国地质地理学家葛德石,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生物化学教授李约瑟博士等先后来校考察和学术访问,称赞「厦门大学为加尔各答以东最好的大学」。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称之为「东南最高学府」、「国内最完备大学之一」。
1945年9月19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为国立厦门大学校长。1946年4月6日,汪德耀校长发表《25周年校庆致校友书》,提出「兼容并包」及「学术思想自由」的办学主张,表明厦大的办学已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而后陆续增设海洋学系与国际贸易系,并于1948年7月将将机电工程学系分为机械、电机2个系,理学院也因之分设理学院和工学院。由此,全校扩展到5个学院18个学系,学校形成了学科比较齐全,具有文、理、工的综合性大学。
1949年至今
1949年10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厦门,中国人民解放军厦门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于10月20日委派军代表吴强、肖枫接管厦门大学,组建中共厦门大学支部委员会。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经济学家王亚南教授为厦门大学校长。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厦门大学被定位为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其中工学院航空系并入组建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院电机、土木、机械系各一部分并入浙江大学;电机、机械系大部并入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土木、建筑系大部并入同济大学;水利专业并入组建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理学院海洋系中的物理组并入山东大学;航务专科并入组建大连海运学院(今大连海事大学);农学院并入组建福建农学院(今福建农林大学);政法学院(包括政治、法律两系)并入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俄语专业并入南京大学。1953年,商学院企业管理系并入上海财经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1954年,文学院教育系并入福建师范教育学院(今福建师范大学)。1957年,参与创建内蒙古大学。1959年,海洋系剩余全部并入山东海洋学院(今中国海洋大学)。1960年,化学系、物理系大批骨干教师,电子物理组技术物理一组、电子物理组及其电子管试制车间,数学系的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全部并入组建福州大学。
1962年厦门大学被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69年12月6日,教育部军管组等四单位通知,将厦大下放福建省管理。1978年2月恢复为教育部部属全国重点大学。1995年7月,厦门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次年成为首批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2001年2月,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一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2001年4月6日,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奠基兴建。
2013年1月25日,马来西亚高教部向中国厦门大学递交在马开设分校正式邀请书。2014年7月3日,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吉隆坡奠基[2]。2016年2月22日,马来西亚校区正式开学。
校园环境


厦门大学校园包括校本部、漳州校区(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共同使用)、海韵校区和翔安校区以及马来西亚分校。
本部位于厦门岛南端,依山傍海,和漳州校区隔海相望,占地2600多亩,校园中心是芙蓉湖。本部保存有大量的南洋风格的建筑,具有中西合壁的特征,现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校园呈狭长形,顺着海岸线延绵数公里,途经校园的巴士车站依次是厦大站,厦大西村站,厦大医院站,厦大白城站,胡里山炮台站,厦大艺术学院站(原名仕站),珍珠湾站以及厦大学生公寓站,一共8站。校园内地形复杂,植被茂盛,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海韵校区是校本部的一部分,位于厦门岛南端珍珠湾附近,紧邻厦门软体园。软体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位于该园区内。园区内有教学楼一栋,行政办公楼一栋,实验楼一栋和科研楼两栋。自现有建筑往学生公寓方向的区域,为海韵园区二期。由于拆迁工作复杂,目前的建设处于半停顿状态。未来完工之后,整个园区将通过海滨东区与校本部相连。
漳州校区位于漳州龙海的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内,占地2568亩,与本部一海之隔,相距仅3.5海里,其建筑风格与本部一脉相承,整体规划更加科学合理。2012年7月,因学校发展需要,漳州校区大部分场地、宿舍及其教学楼交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使用。2020年9月,新设立的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入驻漳州校区,国际学院部分回迁到漳州校区。目前校区有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国际学院、古雷石化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及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漳州校区作为厦门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为高水平国际合作与交流高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高质量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高地、高素质人才集聚高地[3]。
翔安校区位于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北依香山山脉、南临翔安南路,占地面积3645亩,距思明校区34公里。以发展医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等应用科学为主,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2012年9月第一批师生入驻翔安校区,到2021年建校百年之际,基本完成翔安校区建设任务。翔安校区建设是厦门大学推进「双一流」建设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部署,校区将成为新兴、应用学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基地,成为支撑全球孔子学院发展的重要基地。对于服务国家、福建和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具有重大意义[4]。
校舍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60多万册(含电子图书150多万册),固定资产总值25亿元,仪器设备总值9亿元。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CERNET2的主节点之一。
上弦场
上弦场是位于厦门大学校本部南部的一个体育场。
上弦场建于1954年,由陈嘉庚先生的女婿李光前先生捐资建造。其北侧的建南楼群也于同期建造。建造完工后的上弦场面积为32200平方米(包括看台),可以容纳观众2万人,造价12万元。[5] 上弦场依地势而建,利用运动场与北侧建于山岗上的建安楼群的高度差,将山坡剥砌成25级看台。由于运动场与看台均为半月形,虞愚教授受陈嘉庚之请命名时,予名「上弦场」,并题写「上弦场」三字石刻于此。[5]
上弦场位于山脚,建南楼群立于山岗,面朝大海,在楼群上可以俯瞰上弦场和大海。厦门大学内的足球赛经常在上弦场举行。上弦场是厦门大学内的著名景点之一。
2006年,厦门大学对上弦场进行了改造。改造之后,上弦场总面积约36000平方米,内有400米塑胶田径场,五人制塑胶足球场三个和一些运动器械。[6]
历任校长

序号 | 校长姓名 | 就任 | 卸任 |
---|---|---|---|
1 | 邓萃英 | 1920年12月 | 1921年5月 |
2 | 林文庆 | 1921年6月 | 1937年7月 |
3 | 萨本栋 | 1937年7月 | 1945年8月 |
4 | 汪德耀 | 1945年9月 | 1949年10月 |
5 | 王亚南 | 1950年5月 | 1969年11月 |
6 | 曾鸣 | 1978年4月 | 1982年2月 |
7 | 田昭武 | 1982年2月 | 1989年9月 |
8 | 林祖赓 | 1990年7月 | 1999年4月 |
9 | 陈传鸿 | 1999年4月 | 2003年5月 |
10 | 朱崇实 | 2003年5月 | 2017年7月 |
11 | 张荣 | 2017年7月 | 2022年4月 |
12 | 张宗益 | 2022年4月 |


学术
院系与师资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9个学院和15个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管理科学、艺术科学、医学科学等学科门类在内的完备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3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交叉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学科授权类别,28个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授权类别。2017年,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5个学科入选国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70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9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8%(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2289人,占84.5%。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2人(含双聘院士9人),文科资深教授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18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0人次,「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人、青年学者1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3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5人、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4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3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1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7]。
研究
学校设有2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牵头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研究院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福建省内仅有的两个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近五年,学校自然科学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在《科学》《自然》《细胞》及其子刊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0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3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3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项成果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学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近五年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项,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8项;16项成果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其中一等奖1项;厦门大学在台湾研究、南洋研究、高教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南海研究等领域已经形成自身特色,实力居国内高校前列[8]。
排名声誉
大学 排名 | |
---|---|
厦门大学 | |
全球排名 | |
《泰晤士》世界排名[9] | 401–500名(2022) |
《QS》世界排名[10] | 407名(2022) |
《US NEWS》世界排名[11] | 278名(2022) |
《ARWU》世界排名[12] | 201–300名(2021) |
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厦门大学位列世界第407名。2021年QS亚洲大学排名将厦门大学排在亚洲第68名。[13]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厦门大学位于世界第401-500名之间。[14]在Nature Index世界研究机构排名中,厦门大学2020年位列第54名。[15]
文化传统
校训

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即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自强不息」指自觉地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永不懈怠。最早见于《周易 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指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绝不停止自己的努力。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嘉庚先生选定的校训体现了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
校徽
校徽图案是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确定和沿用的。
其特定的内涵,简要说明如下:
- 外圆圈内上方为繁体字「厦门大学」,下方是拉丁文的「厦门大学」; Amoie 即为闽南话的厦门。
- 内圆圈内的三颗五角星图案代表中国旧哲学中的三才,即所称天然中之精神的、宇宙的、人类的三大原素;
- 内圆圈的城及城门的图案为厦门之表记(大厦之门),并指学府门户大开;
- 内圆圈的「止于至善」四字为本大学进行之目标,也就是陈嘉庚先生当年确立的厦门大学校训。
校歌
厦门大学校歌由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作曲,学者、著作家郑贞文作词。
校庆
厦门大学的校庆日是每年的4月6日,是日全校停课半天[16]。
厦门大学在其发展史上的每一个时期都有校友扶持的足迹,厦大的发展凝聚了海内外校友的心血,这在国内高教界是众所周知。厦大的早期建筑多是陈嘉庚、李光前等爱国华侨捐资兴建的。这种善举在厦大形成一种风尚。2001年,由爱国华侨和厦大校友捐资兴建的嘉庚楼群及嘉庚广场落成。目前在厦大有12种奖学金由校友提供基金。每年4月6日校庆,各地校友会均集会庆祝。2021年4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17][18]。
知名校友
参考文献
- ^ 10 Most Beautiful Universities in China. [2022-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8).
- ^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吉隆坡奠基. 中国新闻网. 2014年7月3日 [201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6) (中文(简体)).
- ^ 漳州校区介绍. zzxq.xmu.edu.cn. [2020-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 ^ 翔安校区介绍. xaxq.xmu.edu.cn. [2020-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 ^ 5.0 5.1 厦大校史资料·第八辑:厦大建筑概述(1921-1990)
- ^ 我校上弦场改造工程竣工. news.xmu.edu.cn. [2019-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 ^ 学校简介. www.xmu.edu.cn. [2020-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 ^ 学校简介. www.xmu.edu.cn. [2020-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2021.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21 [2018-08-15].
- ^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 ^ Xiamen University. Top Universities. 2015-07-16 [2017-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9).
- ^ Xiamen University.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17-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9) (美国英语).
- ^ 存档副本. [2021-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0).
- ^ 关于校庆停课半天的通知[永久失效连结][永久失效连结]
- ^ 习近平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新网. 中国新闻网. [2021-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2).
- ^ 习近平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中新网. 中国新闻网. [2021-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3).
外部连结
参见
|
|
|
|
|
|
|
|
|
|
|
|
|
|
#
- 1952年上海高等学校院系调整
- 1952年南京高等学校院系调整
- 2005年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
- 2007年厦门市反对PX项目事件
- 2017-18年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转会列表
- 2018年4月中國大陸
- 2018年中国大陆
- 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
- 2019年CBA选秀
- 2020年5月逝世人物列表
- 2020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
- 2020年CBA选秀
- 2020年航天活動列表
- 2021年11月江浙沪2019冠状病毒病聚集性疫情
- 2021年4月中国大陆
- 2021年CBA选秀
- 2021年仙游县2019冠状病毒病聚集性疫情
- 2021年航天活动列表
- 2022年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
- DelNS1-2019-nCoV-RBD-OPT
- TED大会
- “台独”顽固分子
- 一起来看流星雨
- 丁履德
- 七洲列岛
- 七洲洋
- 万惠霖
- 三个可以谈
- 三级甲等医院
- 两岸领导人会面
- 严楚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大学列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留学生特权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不端问题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
- 中国北方与南方
- 中国大学排行榜
- 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
- 中国大陆高等学校列表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 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
- 中国科学院院士列表
- 中国经济学年会
- 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
- 中国-尼日利亚关系
-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
- 中央巡视组
- 中央航空機械學校校友列表
- 中央部属高校
- 中山大学校友列表
- 中新奖学金项目
- 中沙群島
- 中秋博饼
- 中缅南段未定界
- 于丹论语心得
- 于子三惨案
- 于欢故意伤害案
- 于英川
- 人民日报相关争议
- 今何在
- 伍斯特理工学院
- 伍献文
- 休伯特·吉勞特
- 何国忠
- 何少川
- 何畏 (1900年)
- 何立峰
- 余绪缨
- 俞可平
- 修刚
- 倪英达
- 傅瑾
- 傅衣凌
- 傅谨
- 傑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
- 党委书记和校长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
-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 八卦楼
- 八校聯盟
- 关西大学
- 冀南银行
- 冯仁强
- 冯士筰
- 冯淑萍
- 凌云 (1964年)
- 刘伟 (1961年)
- 刘再复
- 刘军川
- 刘奇凡
- 刘文 (微生物学家)
- 刘昆 (1956年)
- 刘树杞
- 刘正刚
- 刘淘
- 刘玉廷
- 刘祖国
- 刘鲤生
-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史
- 北村
- 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
- 千家驹
- 南溪书院
- 卢嘉锡
- 卢炬甫
- 厦港街道
- 厦门公交1路
- 厦门大学博士生杨彦龙论文抄袭事件
- 厦门大学历任校长列表
- 厦门大学图书馆
- 厦门大学天文学系
- 厦门大学海洋科技博物馆
- 厦门大学生物博物馆
- 史秉锐
- 叶世满
- 叶文澜
- 同安区
- 同安縣
- 同桌的你 (电影)
- 吕志伟
- 吴亮平
- 吴岩 (1965年)
- 吴幼坚
- 吴建平 (语言学家)
- 吴新涛
- 吴玮 (化学家)
- 周厚复
- 周子亚
- 周学章
- 周时昌
- 周晓强
- 周继军
- 周运中
- 周长楫
- 哲學系
- 唐仲璋
- 唐崇惕
- 嚴歌苓
- 国家海洋局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國立中央大學 (南京)
- 國立中山大學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土木堡之变
-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 夏兴华
- 夏宁邵
- 夏濤聲
- 大古城魁阁
- 大学校训列表
- 天才知道
- 女生节
- 姚彦 (1938年)
- 姜成康
- 孔慶東辱罵港人事件
- 孙世刚
- 季欧
- 学术腐败
- 孫亞夫 (1952年)
- 宁郡中学堂
- 安徽师范大学校友列表
- 富勒烯
- 寧王之亂
- 对中国共产党的评论
- 寿宁县
- 少君
- 尹泽勇
- 尼日利亚华人酋长列表
- 崔真吾
- 席振峰
- 平潭海峡大桥
- 庄启谦
- 应星
- 廈門戰鬥 (抗日戰爭)
- 廖明宏
- 张书旂
- 张乾二
- 张亦春
- 张友明
- 张启先
- 张国捷
- 张国旺
- 张存浩
- 张彦 (1969年)
- 张玉麟
- 张皓
- 张福基 (1936年)
- 张荣 (1964年)
- 张通 (1956年)
- 张金良
- 张锦 (有机化学家)
- 张高丽
- 张鸿铭
- 張彥
- 張榮
- 張銘清
- 强基计划
- 徐一帆
- 徐秉铮
- 徐錫藩
- 徐铸成
- 德乌斯托大学
- 戴仲川
- 拾年山遗址
- 支那
- 改革十年:中青年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政治學系
- 文莱达鲁萨兰大学
- 新加坡南侨中学
-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
- 新文龙中华中学
- 新概念作文大赛
- 於其一事件
- 施蛰存
- 无诸
- 日本青螺屬
- 明治大学
- 易中天
- 易先
- 易班
- 晏公
- 曾厝垵飞机场
- 曾呈奎
- 曾融生
- 最优秀教授党员
- 朱之文
- 朱之文 (1958年)
- 朱明 (1949年)
- 朱福惠
- 朱谦之
- 李伯重
- 李何
- 李光前 (慈善家)
- 李天葆
- 李如龙
- 李川
- 李建宏
- 李彦锋 (歌手)
- 李成瑞
- 李文亮
- 李欲晞
- 李沃士
- 李法西
- 李登辉 (教育家)
- 李礼辉
- 李连宁
- 杜氏藻屬
- 杨东莼
- 杨增明
- 杨振斌
- 杨斌 (学者)
- 杨武之
- 杨波 (体操运动员)
- 杨雪冬
- 林伯强
- 林可勝
- 林和星
- 林国赓 (海军)
- 林圣彩
- 林士谔
- 林天乙
- 林宗利
- 林尚安
- 林庚
- 林惠祥
- 林甘泉
- 林砺儒
- 林绍文
- 林绍洲
- 林群
- 林翔云
- 林蕙青
- 林藜光
- 林鸿庆
- 林鹏 (生态学家)
- 柯召
- 标本唐家
- 梁敬魁
- 梁钊韬
- 欧元怀
- 欧阳昌琼
- 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
- 水产新品种
- 水北镇 (新余市)
- 汉文学史纲要
- 江尔雄
- 江苏人
- 江苏省如皋中学
- 汪德昭
- 汪德熙
- 汪慕恒
- 汪松
- 沈月毛
- 法律经济学
- 法政大學 (日本)
- 洪伯潜
- 洪华生
- 洪慧民
- 洪深
-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 清华大学院系
- 湘潭大学
- 滨海街道 (厦门市)
- 漆多俊
- 漆姓
- 演武大桥
- 潘维廉
- 灯火里的中国
- 焦念志
- 爱丁堡大学
- 爱丁堡大学校友
- 王伯群
- 王元超 (法学家)
- 王占成
- 王又民
- 王在希
- 王媚
- 王宗和
- 王宪榕
- 王建明 (1962年12月)
- 王振
- 王挺革
- 王毓祥
- 王江 (1963年)
- 王洛林
- 王胜明
- 王莉霞
- 王道树
- 王顺镇
- 环岛路 (厦门)
-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
- 田中群
- 田佳良事件
- 直播吧
- 省部级副职
- 示范性软件学院
- 社山头遗址
- 福建协和大学
- 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
- 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
-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
- 福建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 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 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
- 福建省高等学校列表
- 私立武昌中华大学
- 秉志
- 穆家善
- 竹內實
- 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 第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 管长墉
- 经济法
- 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
- 罗雄才
- 肖培根
- 胡刚复
- 胡培兆
- 自主招生
- 臺灣學
- 臺灣話
- 臺灣辯論賽事列表
- 臺灣革命史
- 艾兴 (机械工程专家)
- 苏东水
- 范丽青
- 草嬰
- 莊棣華
- 萌芽 (杂志)
- 萨师煊
- 萨都剌
- 葉長青
- 葛家澍
- 董文標
- 蔡丕杰
- 蔡启瑞
- 蔡望怀
- 蔡铁根
- 薛蕃康
- 薩孟武
- 薩本棟
- 蘇增添
- 虞华年
- 衡水中学
- 袁东星
- 袁子健
- 裴金佳
- 西三一大学
- 詹道德
- 计算机辅助望闻问切诊疗系统
- 许元泽
- 许南吉
- 许又声
- 许志猛
- 许涤新
- 许甘露
- 许绍燮
- 谢希德
- 谢毅 (化学家)
- 谢泳
- 谢玉铭
- 谷霁光
- 赖万才
- 赖军
- 赵沨
- 赵玉芬
- 超能理工派
- 連戰
- 逸夫樓
- 邓从豪
- 邓力平
- 邱晓华
- 邹文海
- 郑兰荪
- 郑南峰
- 郑学檬
- 郑小瑛
- 郑栅洁
- 郭大力
- 郭虚中
- 鄭烈
- 鄭鴻溪
- 释妙舟
- 重庆大学
- 金佛庄
- 金光鴻
- 金定鸭
- 金庸学
- 鋼蛋
- 钟屿晨事件
- 钱令希计算力学奖
- 钱伟长
- 钱伯海
- 钱崇澍
- 長庚大學
- 长汀县文庙
-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列表
-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列表
- 閆冰竹
- 閩南語文法
- 闵桂荣
- 闽南传统建筑
- 阙端麟
- 阜阳师范大学校友列表
- 阮丹宁
- 陆勤毅
- 陈伦 (1953年)
- 陈伯吹
- 陈冬 (官员)
- 陈嘉庚纪念堂
- 陈国强 (1931年)
- 陈国猛
- 陈大可
- 陈宜瑜
- 陈家刚
- 陈振明
- 陈文华 (考古学家)
- 陈星弼
- 陈景润
- 陈景磐
- 陈本美
- 陈桦 (官员)
- 陈梧桐
- 陈汉夫
- 陈汝惠
- 陈碧笙
- 陈纯
- 陈越良
- 陳中梅
- 陳榮凱 (政治人物)
- 雁门萨氏
- 雷春美
- 雷经天
- 青岛海滨生物研究所
- 非法移民
- 靳磊
- 韩国磐
- 韩家淮
- 韩寒
- 韩振华 (历史学家)
- 韩玉臣
- 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香港高等院校預修課程
- 马星野
- 马璧
- 高为峰
-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 高默波
- 魏小东
- 魏岚
- 鲁迅纪念馆
- 鲻山遗址
- 鳳凰木
- 黄亲国
- 黄以云
- 黄元雄
- 黄剑雄
- 黄展岳
- 黄本立
- 黄立圻
- 黄美缘
- 龙岩民系
- 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