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福尼亚大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 | |||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
![]() | |||
校训 | Fiat Lux(拉丁文) 英语:"Let There Be Light" | ||
中译 | 要有光 | ||
创办时间 | 1868 | ||
学校类型 | 公立大学 | ||
捐赠基金 | US$ 110.1亿(2018年) | ||
预算 | US$ 343亿(2017年) | ||
校长 | 麦可·文森特·德雷克 | ||
教师人数 | 21,200(2016年10月) | ||
职工人数 | 144,000(2016年10月) | ||
学生人数 | 251,700(2016年10月) | ||
大学部人数 | 198,800(2016年10月) | ||
研究生人数 | 52,800(2016年10月) | ||
校址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 | ||
校区 | 10个校区(其中9个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 1个只招收研究生和职业教育人士), 1个附属法学院, 3个国家实验室 | ||
代表色 | 蓝色和金色 | ||
网站 | www | ||
![]() | |||
|
加利福尼亚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简称加州大学(UC),建立于1868年,是美国加州一个由十个大学校区组织而成的世界著名公立大学系统,其中柏克利加州大学为加州大学的创始校区。 加州大学系统是组成加州公立高等教育体系的三个大学系统之一,另两个部分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系统和加利福尼亚社区大学系统。相对其他两个系统,加州大学更注重高等研究领域,属性上属研究型大学。
加州大学也签约管理三个美国能源部的国家实验室: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4][5]它拥有的诺贝尔奖得主不少于150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不少于357位,占美国国家科学院总计2039位院士的近1/5;拥有全职学生23.8多万人,有7所加州大学为美国大学协会成员。
历史发展
早期历史
1849年,加利福尼亚州批准了第一部州宪法,其中明确表述了建议一个包括州立大学的完整教育系统的目标。根据土地拨赠法案,加州议会在1866年建立了一个面向农业、矿业、机械领域的学院。[3]虽然学院获得了足够的资金支持,但是却缺少足够的土地。同时,耶鲁大学的校友、公理会的神职人员亨利杜兰特(Henry Durant),在1853年于奥克兰创办了一家私立学院,其地址位于奥克兰市区。1855年,该学院被许可成立「加利福尼亚学院(College of California)」,而学院随后买下了现在属于柏克利加州大学的约160英亩土地。[3]
加州州长菲德里克·洛十分希望依据密西根大学的方案建立一所州立大学,这最终促成了「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成立。1867年,根据菲德里克·洛的建议,加利福尼亚学院并入未来创办的州立大学之中。学院的董事对这一方案表示赞成,但是要求未来建立的州立大学不应该仅仅是一所「农业、矿业和机械学院」。而应该是一所「完整的大学」,加利福尼亚学院应该成为未来大学中的文学院(现在的文学与科学学院)。最终,1868年3月23日,加州政府正式批准加利福尼亚大学成立,最初位于旧金山湾区奥克兰市。[3][6]
1873年,学校迁入奥克兰市之外的新址,而为了纪念18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新的大学城命名为「柏克利市(Berkeley)」。[3]同年,托兰医学院(Toland Medical College)加入加州大学、成为柏克莱加州大学的医学院,后来演变成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7]而此时的加州大学也等于「柏克利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并逐渐在加州洛杉矶、戴维斯等地开设分校区。[3][6]
行政改制

1951年3月,「加州大学」进行了体制变革,向柏克利校区与洛杉矶校区任命了校长(Chancellor),对等地向加州大学主席(President)负责 [3][6][8],1958年至1964年间,散落在加州各地,原先受柏克莱校区管辖的各个加州大学分校区也逐一改制为与柏克利校区对等的一般校区,加州大学转型为一个拥有多个对等校区的联邦式大学。[9][10] 现今的加州大学并没有所谓的「主校区」。
如今,加州大学已发展成一个拥有10个校区并对世界发展影响深远的巨型大学系统,包括「柏克利加州大学(UC Berkeley)」、「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旧金山加州大学(UCSF)「和「圣地牙哥加州大学(UCSD)」等等。[1]
学校
柏克莱加大(1868)
旧金山加大(1873)
洛杉矶加大(1919)
圣塔芭芭拉加大(1944)
河滨加大(1954)
戴维斯加大(1959)
圣地牙哥加大(1960)
尔湾加大(1965)
圣塔克鲁兹加大(1965)
美熹德加大(2005)
中文校名 | 英文校名 | 创始时间(独立编制时间) | 位置(主校区) | 网址 |
---|---|---|---|---|
柏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1868(1951) | 柏克莱 |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 1919(1951) | 洛杉矶 |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圣地牙哥加利福尼亚大学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 1960 | 圣地牙哥 |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 1905(1959) | 戴维斯(市外范围) |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圣塔芭芭拉加利福尼亚大学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 1944(1958) | 圣塔芭芭拉(市外范围) |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尔湾加利福尼亚大学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 1965 | 尔湾 |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圣塔克鲁兹加利福尼亚大学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 1965 | 圣塔克鲁兹 |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河滨加利福尼亚大学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 1954(1959) | 河滨市 |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 1873(1964) | 旧金山 |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美熹德加利福尼亚大学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rced | 2005 | 美熹德(市外范围) |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参考文献
- ^ 1.0 1.1 The UC Syste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19-07-19 [2019-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4) (英语).
-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www.berkeley.edu. [2019-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5).
- ^ 3.0 3.1 3.2 3.3 3.4 3.5 3.6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UC 150th Anniversary Timeline. UC 150th Anniversary Timeline. [2019-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2) (英语).
- ^ UCOP. www.ucop.edu. [2019-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9).
- ^ UCOP. www.ucop.edu. [2019-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4).
- ^ 6.0 6.1 6.2 UCOP. www.ucop.edu. [2018-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9) (英语).
- ^ History of UCSF. History of UCSF | UC San Francisco. [2019-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9) (英语).
- ^ Office of the Chancellor. chancellor.berkeley.edu. [2018-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2) (英语).
- ^ The UC Syste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15-03-18 [2018-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4) (英语).
- ^ Standing Order 100. Officers of the University. regents.universityofcalifornia.edu. [2018-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4) (英语). 已忽略文本「Board of Regents」 (帮助)
外部连结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 官方网站
|
|
#
- 1868年
- 1966年美國職棒大聯盟選秀
- 2001年美國職棒大聯盟選秀
- 2009年美國職棒大聯盟選秀
- 2013年7月
- Google圖書
- Laurel或Yanny爭論
- SAT
- W38 (核彈頭)
- 一橋大學
- 丁字褲對社會的影響
- 七海的堤可
- 下水道的鱷魚
- 世界學生圍棋王座戰
- 余名钰
- 傑瑞米·西斯托
- 公立常春藤
- 凱薩琳·歐佩
-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 劉景寬
- 加利福尼亚社区学院系统
- 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
- 加利福尼亞高原
- 加州学派
- 南希·卡特萊特 (哲學家)
- 卡罗琳·布雷迪
- 印度裔美國人
- 參宿四
- 古斯塔夫·阿伦尼乌斯
- 台灣未識別族群
- 周松崗
- 唐美君
- 喬治·W·約翰遜 (歌手)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圣巴巴拉 (加利福尼亚州)
- 塞巴斯蒂昂·若泽·德卡瓦略-梅洛
- 太陽系外行星
- 妮基·桑法勒
- 安徽省桐城中学
- 密西根大学
- 對峙
- 山旺植物群
- 广东广雅中学
- 康燦雄
- 弗雷德里克·查爾斯·倫納德
- 张煜全
- 張美姬
- 德魯·拉斯穆森
- 心碎
- 恩古吉·瓦·提昂戈
- 愛思唯爾
- 戴爾·W·喬根森
- 戴維斯 (加利福尼亞州)
- 拉布雷亞瀝青坑
- 拉斐爾·米切爾·羅賓遜
-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
- 早石修
- 曼哈顿计划
- 曼哈顿计划年表
- 李卓皓
- 李文和
- 杜祖貽
- 林義雄
- 查尔斯·斯图尔特·鲍耶
- 校監
- 梁棟材 (藥理學家)
- 梅爾檸檬
- 殷大钧
- 氫硫基自由基
- 汤本
- 測謊機
- 湯啟康
- 澳洲國立大學校友列表
- 王弻 (遊學進士)
- 王智弘 (1971年)
- 王超华
- 瑪德琳·瑪麗
- 瑪莉-克萊爾·金
- 盖瑞·施耐德
- 睡眠不足
- 石溪大学
- 織女一
- 羅伯特·艾特肯
- 美國大學列表
- 美國非道德人體實驗
- 美墨邊界
- 聖荷西 (加利福尼亞州)
- 臺灣原住民族
- 臺灣學
- 芝加哥大學校友列表
- 英勇的游擊隊員
- 菲律賓青年自由聯盟
- 葉宏甲
- 蔡翹
- 薛愛華
- 蘿倫·凱特
- 言论自由运动
- 詹姆斯·波拉克
- 诺里斯·布拉德伯里
- 路易吉·鲁索洛
- 达格·哈马舍尔德
- 郝耀東
- 鄧蓮如
- 金西学院
- 鍾邦柱
- 钱宁 (水利专家)
- 陳彥行
- 陳振先
- 陶喆
- 集成电路通用模拟程序
- 高以天
- 高慧民謀殺案
- 魏培源
- 鸽子山遗址
- 麦克拉克伦·勉
- 黃日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