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自动运行系统
自动列车作业系统(英语: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缩写:ATO)是一种铁路自动运转装置,它能自动根据号志系统调节列车速度,为现时各种铁路号志系统中最晚出现的装置。ATO最早在伦敦地铁维多利亚线(Victoria Line)正式使用,1962年开始于日本东京营团地铁日比谷线试验。
概要
ATO装置主要让列车收到指令后便自动开车,沿途根据号志系统的指示来行车,到达停车站时自动停车。ATO装置可以根据自动列车控制装置(ATC)或自动列车保障装置(ATP)等号志系统所提供的号志自动加减速,使用ATO装置可以令列车减少加减速的时间和长度,以增加列车的班次。
ATO装置可以减少司机的工作量及训练时间,某程度上可以减少人为的失误,不过ATO装置有时因制轫系统的气压偏差或路轨湿滑而导致列车车轮出现滑行(日文俗称:空転),令列车不能准确地停车,需要司机用人手模式修正停车位置。
日本最初于1960年试验ATO系统,试验路线是名古屋市营地下铁东山线(名古屋-荣町 间),随后试验的是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日比谷线,但试验完毕后并没有正式使用ATO系统。实际上,日本国内最初正式使用ATO系统的路线,是1976年时的札幌市营地下铁东西线。
日本对ATO的使用其实并不普遍,一般认为其不及人手可靠,而前身为国有铁道的JR各线至今完全不汇入ATO装置。2019年1月,JR东日本开始在山手线以E235系电联车测试列车自动运转,做为未来正式汇入前的参考。其他使用ATO的铁道公司,为避免司机在紧急情况下,因缺乏驾驶经验令驾驶技术不足,所以不会全日使用ATO装置,会有部份时间由司机作人手驾驶,以保持司机的驾驶技术。在台湾的台北捷运也有类似规定。
在香港,地铁公司(与九铁合并后称港铁)于1979年第一期通车时,已开始使用ATO系统,随后地铁各线通车,亦全部使用ATO系统。九广铁路(已合并到港铁)的九广东铁(现称东铁线)于2003年开始使用ATO系统,2003年12月20日通车的九广西铁(现称西铁线)和2004年12月21日通车的马鞍山铁路(现称马鞍山线),亦使用ATO系统。港铁迪士尼线更使用无人ATO,备用系统为车站遥控方式。
自动列车运转等级

根据国际公共运输联合会 (UITP)的定义,自动运转等级(Grades of Automation,GoA)分成五等:[1][2]
- 第零等(GoA0):目视运转,主要是路面电车、轻轨使用。
- 第一等(GoA1):手动运转,驾驶员负责控制列车的运转及停止、开关车门和处理突发事件。
- 第二等(GoA2):半自动运转 (Semi-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STO),列车自动运转及停止,但需要驾驶员开关车门和处理突发事件。大多数的列车自动运转系统均是第二等。
- 第三等(GoA3):无驾驶员运转 (Driverless Train Operation, DTO),列车自动运转及停止,但需要列车助理开关车门及处理突发事件。
- 第四等(GoA4):无人看守运转 (Unattended Train Operation, UTO),列车自动运转及停止、开关车门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均完全自动化,列车上无人员值守。
- 对于第二等或以上的路线均需要有ATO装置。
自动化等级 | 运转类型 | 列车运转 | 列车停止 | 车门控制 | 突发事件处理 |
---|---|---|---|---|---|
GoA1 | ATP和司机 | 司机 | 司机 | 司机 | 司机 |
GoA2 | ATP、ATO和司机 | 自动 | 自动 | 司机 | 司机 |
GoA3 | 无驾驶员 | 自动 | 自动 | 列车助理 | 列车助理 |
GoA4 | 无人看守 | 自动 | 自动 | 自动 | 自动 |
各地使用ATO装置的路线
台湾
半自动运转
无人看守运转
中国大陆
半自动运转
- 深圳地铁(有时无人值守)
- 广州地铁(除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外)
- 北京地铁(13和首都机场线除外)
- 上海轨道交通 大部分路线
- 武汉地铁1号线(高峰期采用人手驾驶,平时自动驾驶并有车长值守)
-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可采用自动驾驶或人手驾驶,营运时驾驶室有人值守,列车终到后无人驾驶进行自动折返系统作业)
- 天津地铁9号线(采用自动驾驶,有人值守)
- 长春轻轨4号线(手动开关门;车长需要按 ATO 按钮启动,每次仅自动运转至下一站;可选择是重启 ATO 还是只使用 ATP 功能还是完全切除)
- 长春地铁1号线(手动开关门)
- 杭州地铁(手动开关门;车长需要按 ATO 按钮启动,每次仅自动运转至下一站)
- 长沙地铁(手动开关门)
- 长沙磁浮快线
- 西安地铁
- 京张城际铁路(CR400BF-C适用)
- 京雄城际铁路(CR400AF-C适用)
有人看守运转
- 上海磁浮示范营运线(驾驶室内车长为工程师,不负责驾驶和控制列车)
- 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
- 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
- 北京地铁首都机场线(现在[何时?]有车长,但正常情况下不操作列车)
- 广州地铁22号线
无人看守运转

- 广州地铁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有工作人员随车值守,与控制中心联络,但车辆不能被值守人员直接控制)
- 北京地铁燕房线(有工作人员随车值守,与控制中心联络,但车辆不能被值守人员直接控制)
- 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有工作人员随车值守,与控制中心联络,但车辆不能被值守人员直接控制)
- 上海轨道交通浦江线
-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有工作人员随车值守,与控制中心联络,但车辆不能被值守人员直接控制)
-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有工作人员随车值守,与控制中心联络,但车辆不能被值守人员直接控制)
-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有工作人员随车值守,与控制中心联络,但车辆不能被值守人员直接控制)
- 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有工作人员随车值守,与控制中心联络,但车辆不能被值守人员直接控制)
- 南宁轨道交通5号线
- 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有工作人员随车值守,与控制中心联络,但车辆不能被值守人员直接控制)
- 成都地铁9号线
- 成都地铁13号线(中车长客成都分公司研制160km/h全自动市域A型快轨列车适用)
- 成都地铁18号线(中车四方与中车成都研制160km/h全自动市域A型快轨列车试作车适用)
- 深圳地铁20号线
- 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3]
- 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
香港
半自动运转
有人看守运转
无人看守运转
- 香港国际机场
- 香港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
- 香港国际机场的捷运系统自1998年机场开幕以来都是无人驾驶,是香港第一条无人驾驶的机场旅客捷运系统。
- 香港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
澳门
有人看守运转
澳门轻轨氹仔线 澳门轻轨氹仔线为澳门氹仔岛及路氹填海区提供旅客轨道交通服务,2019年底通车后采无人驾驶系统,是澳门第一条无人驾驶的旅客捷运系统。 因澳门政府与港铁合约的要求,每班列车仅有第一节车厢有职员跟车。
新加坡
半自动运转
无人看守运转
备注:新加坡政府在建造未来地铁线时除东西线或南北线的延线外都会采用无人驾驶系统。
日本
半自动运转(地铁)
- 札幌市营地下铁东西线
- 札幌市营地下铁南北线
- 仙台市营地下铁南北线(各车长需于每天进行人手操控程式一次)
- 东京地下铁南北线
- 东京地下铁千代田线(只限于绫濑至北绫濑支线区间)
- 东京地下铁丸之内线
- 东京地下铁有乐町线
- 东京地下铁副都心线
- 都营地下铁大江户线
- 都营地下铁三田线
- 横滨市营地下铁蓝线
- 横滨市营地下铁绿线
- 名古屋市营地下铁樱通线
- 京都市营地下铁东西线(各车长需于每天进行人手操控程式一次)
- 大阪市高速电气轨道长堀鹤见绿地线
- 大阪市高速电气轨道千日前线
- 神户市营地下铁山手线(日间为人手操控)
- 神户市营地下铁西神线(日间为人手操控)
- 神户市营地下铁西神延伸线(日间为人手操控)
- 神户市营地下铁海岸线(从上午十时至下午二时会有一部份列车作人手操控,期间车长需负责车门开闭)
- 福冈市营地下铁机场线及箱崎线
- 福冈市营地下铁七隈线
半自动运转(私铁、第三部门铁路公司)
有人看守运转
- 舞滨渡假区线(舞浜リゾートライン)迪士尼渡假区线(但仍需由车长负责车门开闭及按行车号志指示操作)
无人看守运转
- 神户新交通港湾人工岛线(神戸新交通ポートアイランド线)(在起点及终点会安排乘务员乘坐以确认安全)
- 神户新交通六甲人工岛线(神戸新交通六甲アイランド线)(在起点及终点会安排乘务员乘坐以确认安全)
- 百合鸥东京临海新交通临海线(ゆりかもめ东京临海新交通临海线)
- 大阪市高速电气轨道南港港城线(大阪市高速电气轨道南港ポートタウン线)
- 横滨海岸线金泽海岸线(横浜シーサイド金沢シーサイド线)(只限于终点站前一区会安排乘务员乘坐)
- Wing Shuttle(ウィングシャトル)(关西国际机场内的旅客输送设施。但并不属于日本国土交通省所管辖的铁路)
- 爱知高速交通东部丘陵线(只限于藤之丘(藤が丘)至花水木通(はなみずき通)一段地底区间会安排车掌乘坐)
韩国
半自动运转
其他国家
- 巴黎的新交通系统(VAL)
- 巴黎地铁14号线
- 土鲁斯地铁
- 温哥华高架列车
- 伦敦码头区轻便铁路(DLR)
- 法兰克福国际机场内的APM
- 米兰地铁5号线
- 都灵地铁1号线
- 罗马地铁3号线
- 布雷西亚地铁
- 大田都市铁道全线
- 多伦多地铁士嘉堡轻铁
- 伦敦地铁维多利亚线
- 伦敦地铁中央线
- 雪梨地铁 西北线
相关计划
参考文献
-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A global bid for automation: UITP Observatory of Automated Metros confirms sustained growth rates for the coming years (PDF). Belgium. [2019-01-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5-01).
- ^ Elisabeth Fischer. Justifying automation. Railway-Technology.com. 23 August 2011 [2019-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 ^ 存档副本. [202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4).
- ^ 港铁(66):南港岛线东段料2015年竣工,引入无人驾驶列车. 经济通. 2012-04-16 [2012-04-16].
- ^ 港铁南港岛线列车有3卡车. 明报. 2012-04-16 [2012-04-16].
- ^ 南港岛线用无人系统 列车由法国设计公司进行内部设计中国北车长客外部设计及技术制造. 苹果日报. 2012-04-16 [2012-04-16].
- ^ 港铁公司. 主要资料 / 新列车设计. [2012-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1).
- ^ 南港岛线无人驾驶列车 职员长驻随时应急. [2019-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