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 | |||||||||
![]() | |||||||||
正体字 | 九天玄女 | ||||||||
---|---|---|---|---|---|---|---|---|---|
简化字 | 九天玄女 | ||||||||
|
道教 |
---|
![]() |
神仙
|
道教主题 |
九天玄女,另称九天玄姆,俗称九天玄女娘娘或九天娘娘,也称为玄女或元女,是中国道教的女仙。古代传说为西王母部下,人头鸟身的女神,相传法力无边,精通兵法战术,还能引起地震,曾帮助黄帝击败蚩尤。与另一神素女,并称为「玄素」。
简介
学者孙绍先认为玄女乃是中国上古天神,起源于古人对天的崇拜,亦与对女性的生殖崇拜有关。「玄女」之「『玄』,本义为天色,《易.坤卦》有『天玄而地黄』之语,《康熙字典》解『玄』为天色;《说文》释『玄』为『幽远』,当是『玄』字的第一引申义。故『玄女』即是『天女神』之意。」[2]黄申如则认为「玄」代表着黑色,在五德之说中,可能与北方有关[3][4]。《诗经.玄鸟》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的人格化即是玄女,故与今日山东、河北一带的殷商民族也有关系。《元始上真众仙记》所收录的葛洪〈枕中书〉记载:「元始天王和太元圣母又生九光玄女,号曰太真西王母,是西汉夫人。」玄女也被视作由西王母演化而来的独立神格。
《中华道教宝典》中描述九天玄女「道教神名。又称元女、九天娘娘。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为道教所信奉,成为其神系中地位仅次于西王母的女天神,与上元夫人混为一谈。据《云笈七签》记载,九天玄女原是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即太一元君)的弟子。……在民间传说中,九天玄女经常是以救助危难、谙熟兵法、替天行道的女仙形象出现。」[5]台湾道教总庙三清宫纪载「九天玄女乃先天真仙」。[6]圣诞为农历二月十五日(另一说是正月初六、农历八月十八日)。[7][8]
与九天玄女相关的经书典籍有《九天玄女青囊经》、《九天玄女救世真经》、《九天玄女谕至理通明真经》、《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经》等。
典籍记载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上古三代文》记载:
「玄女未详,或云天帝女,一云即西王母。」[9]
《史记》卷一引《龙鱼河图》云:
「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10]
《云笈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记载:
帝乃战,未胜,归太山之阿,惨然而寐。梦见西王母遣道人,披玄狐之衣,以符受帝曰: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胜,战则克矣。帝觉而思之,未悉其意,即召风后告之。后曰:此天应也,战必克矣!置坛祈之。帝依以设坛,稽首再拜,果得符,广三寸,长一尺,青色,以血为文,即佩之。仰天叹所未捷,以精思之,感天大雾,冥冥三日三夜。天降一妇人,人首鸟身,帝见稽首,再拜而伏。妇人曰:「吾玄女也,有疑问之。」帝曰:「蚩尤暴人残物,小子欲万战万胜也。」玄女教帝《三宫秘略五音权谋阴阳之术》」兵法谓玄女战术也。卫公李靖用九天玄女法是也。又神符,黄帝之符也。《阴阳术》即《六壬太一遁甲运式法》也。玄女传《阴符经》三百言,帝观之十旬,讨伏蚩尤。授帝《灵宝五符真文》及《兵信符》,帝服佩之,灭蚩尤。[11]
《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四〈九天玄女传〉记载:
「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帝师不胜,蚩尤作大雾三日,内外皆迷。风后法斗机作大车,以杓指南,以正四方。帝用忧愤,斋于太山之下。王母遣使,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曰: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应。居数日,大雾,冥冥书晦。玄女降焉,乘丹凤,御景云,服九色彩翠之衣,集于帝前。帝再拜受命,玄女曰:吾以太上之教,有疑可问也。帝稽首曰:蚩尤暴横,毒害蒸黎,四海嗷嗷,莫保性命。欲万战万胜之术,与人除害,可乎?玄女即授帝六甲、六壬兵信之符,《灵宝五符》策使鬼神之书,制袄、通灵五明之印,五阴、五阳遁甲之式,太一、十精、四神胜负握机之图,五岳、河图策精之诀,九光、玉节、十绝、灵幡命魔之剑,霞冠火珮,龙戟霓旗,翠辇绿綍,虬骖虎骑,千花之盖,八鸾之舆,羽龠、玄竿、虹旌、玉钺神仙之物,五龙之印,九明之珠。九天之节以为兵信,五色之幡以辨五方。」[12][13]
《墉城集仙录》卷六记载:
「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帝用忧愦,斋于太山之下,王母遣使披玄狐之衣以符授帝曰:「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应。」居数日,大雾冥冥昼晦,玄女降焉,乘丹凤,御景云,服九色彩翠之衣,集于帝前,帝再拜受命,玄女曰:「吾以太帝之教,有疑可问也。」帝稽首顿首曰:「蚩尤暴横,毒害蒸黎,四海嗷嗷,莫保性命,欲万战万胜之术,与人除害,可乎?」玄女即授六甲六壬兵信之符,灵宝五帝策使鬼神之书,制妖通灵五明之印,五阴五阳遁元之式,太一十精四神胜负握机之图,五兵河图策精之诀,复率诸侯,再战蚩尤于冀州。」[14]
《玄女兵法》记载:
「王母遣使者,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符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人首鸟身,谓帝曰:我九天玄女也。授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遂克蚩尤于中冀。」[15]
《山海经.西山经》文曰:「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说文》曰:「黑而有赤色者为玄。」,状似人头乌鸦,后经道教增奉为先天女仙亦是法力高深之神鸟,传授兵法助黄帝打败蚩尤。且因制香业奉为守护神,九天玄女亦尊称为香妈。在道教与台湾民间信仰中有人供奉。截至2016年6月台湾内政部宗教系统总计,台湾寺庙中共有43间主祭寺庙[16]。
《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记载:
「昔贞观二年八月,李靖将兵四十余万与突厥战,夜至三更,九天玄女赐孤虚法与李靖,此法欲使时,背孤击虚,一女可敌十夫,其使六十甲子,凡行兵围棋暗敌赙,背孤击虚,百战百胜万无失一也。」[17]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中称九天玄女为「道极九天玄母」,和「道根九天元父」[18]相对应,分别是洞根之气和洞渊之气的神格化。
道极九天玄母,元洞渊之气,讳负沌,字黄大覆,形化七千万丈。
以秋三月,头戴紫元玄虚宝冠,着青精神光锦绣霜罗九色之襡,华光十二色文灵紫绶,常乘紫云飞轮,从十二凤凰,三十六仙人,坐九色狮子,光明流焕、在上清之上,思之还化六寸六分。
冬三月,玄母则化形为人头鸟口,口衔月精,衣青精飞罗之襡,交带流苏紫绶,常乘十二色云,坐则百变之光,洞照上清细微之内,思之还反真形。
春三月,玄母则化形为凤身麟头,七色斑斓十二华光,流精交络,洞映上清细为之内,八冥之裹,思之还反真形。
夏三月,玄母则化形为紫黄二色之光,如月之晖,五色流焕,洞映上清,此则玄母反形洞元之气,更受炼道极九阴之精,雌一合庆,化生万神,思之还反真形。
九年则元父负籍于南阳,玄母降形于丹房。修行玄母之道,当以本命之日,沐浴清斋入室,东南九拜朝玄母毕,还北向平坐,叩齿九通,闭眼思九天玄母随四时形影,在九天之上琼林七暎之宫玉宝洞元之府九光乡上清里中,回真下暎,入兆脐下命门丹田宫中,便微祝曰:三合五离,混化二元,气结凝神,神变合魂,雌一含真,胎息生门,阴精玄降,淘灌形源,炼化明景,灵秀自然,今日上告,玄母开陈,十二上愿,保成玉真,五形纳泽,骨炼玉仙,轻身飞腾,乘虚络烟,上造紫极,奉接神颜。毕,仰咽三九气止。行之九年,玄母感悦,二景交懽,即动北帝消灭死名,上奉九天记录紫篇,得覩真形,飞行上清。轻泄我道,死充河源,七祖负役,十苦八难,刀山剑树,万劫不原,得者宝密,自然成仙。[19]
《太上无极九天紫府玄祖至尊法忏》中描述九天玄女为开玄之祖、诸仙诸佛诸圣之宗、掌道掌法掌教之主,还被赋予「大圣九天紫府大天尊」、「九天玄女真君大天尊」、「南宫紫府虚无渊默玄祖无上至尊」等尊号。
南宫紫府,无无上道。开化玄极,至真不坏。真空元始灵源,祖劫虚无体道。妙用难穷,实诸仙诸佛诸圣之宗;神机莫测,乃掌道掌法掌教之主。至灵至感,至圣至慈,德溥无量,浩劫救世,定乱阐法,能仁圣姥,九天玄女真君大天尊。
伏以上极无上,乃为最上之尊;玄之又玄,斯号开玄之祖。自昔乾坤未辟之前,犹是混沌元苞之致,无气无象,无色无名。当是时也,盖有玄祖虚无而弗克究,妙化而不胜穷。狂瞽者疑为诞,通明者信为真。盖阳七之静始于坎,阴八之静始于离。坎者阴也,非阴无以生阳,故玄祖先天地而素存。离者阳也,有阳斯以济阴,故南宫号紫府而冶炼。而于是乎化三淸,于是乎生四御,于是乎有九宸十华之目,五岳四渎之分。是盖玄祖至尊,以气化道,以道祖玄,而后始有天地,有人皇,于以生万物也。
臣等伏闻造极曰圣,高垂诣圣之阶;以圣配天,上极成天之祖。在三淸已丽高敻,而紫府更端本始。无上之上,极玄之玄。缅维玄祖至尊,结梵炁于太初之年,舒至精于太始之分。无而有,有而无,释宗无以名空;实而虚,虚而实,儒践实以成治。是为道法之宗,益大玄元之统。[20][21]
《徐仙真录》(明·方文照所撰)将九天玄女称为「九天道母无上帝后元君」,乃上帝的配偶神,在瑶台殿上为群阴之宗,万天之母;掌生成之籍,握生成之柄。并以保生、悯念众生、救度世人为主,圣德无私,阴功不宰。
「九天道母无上帝后元君:圣位如前。恭闻三才肇判,立人道于天地之间。列圣分司,为帝后掌生成之籍。惟人为贵,所职犹尊。育魄炼形,始自注生于南极。彰善罚恶,次则分隶于天宫。仰惟三十六位之尊,实司万亿兆人之命。富贵贫贱有定,分于胚辉。寿夭短长,皆悉由于掌握。上领天曹之威命,下副世嗣之祈求。聪明富贵,必生于积善之家。夭贱卑征,必报于积愆之后。鉴衡无隐,毫发非私。但兴一念皈依,必获百神昭鉴。」
「九天道母帝后元君、灵济仙妃,内侍仙众,主持生籍,赖衍庆以保生。救度世人,愿安民而济世。释罪愆于已注,保养育以无虞。爰竭精诚以修功德,仰祈慈荫俯庇身田。伏愿九玄七祖往劫亲缘,脱离冥途,超升福地。注南宫之生籍,消北府之愆尤。锡以瑞桃,以衍三千之寿;赐之火枣,以延十纪之年。远近亲因均蒙庇右。醮主虔诚上香,贡茶,进酒,今当亚献,丹忱无可献。」
「九天道母无上帝后元君、灵济仙妃,内侍仙众。伏愿瑶台殿上,赦曩劫之过尤。忉利天中,锡今生之福禄。本枝百世,富贵多男。绵邈孙枝,广联族裔。保安宁而有庆,俾母子以无虞。万邪不侵,百灵常卫。某等无任再三冒凟之至,虔诚稽首再拜。上香,贡茶,进酒,谨当奉献。散花。举道场众等,人各运心,讽诵如法。」
「九天道母帝后元君、灵济仙妃、预醮真宰。伏闻阴阳交遘,万物成形。天地氤氲,群灵兆象。自一元而肇判,见二气之攸分。虽道母为群阴之宗,而帝后乃万天之母。握生成之柄,总嗣续之权。保命生,以保婴儿。令驱瘟而允灾患,慈悲救苦。悯念众生,誓愿护民,流传大汯。某等幸逢盛世,获睹人伦,仰荷生成。曲垂阴佑,奉先天之妙道,济下界之生民。凡殚夤奉之诚,必获感通之德。某等爰投列款,恭荐惟馨。圣德无私,阴功不宰。」[22]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之一记载:
「黄帝受还丹至道于玄女。玄女者,天女也。黄帝合而服之,遂以登仙。玄女告黄帝日:凡欲长生,而不得神丹金液,徒自苦耳。虽呼吸导引,吐故纳新,及服草木之药,可得延年,不兔于死也,服神丹令人神仙度世,与天地相毕,与日月同光,坐见万里,役使鬼神,举家升虚,无翼而飞,乘云驾龙,上下太清,漏刻之问,周游八极,不拘江河,不畏百毒。」[23]
宋·李思聪集《洞渊集》将九天玄女和善使阴符的骊山老母混为一谈,书中记载:
「《阴符经》者,即玄女授黄帝三百言。上百言有神仙抱一之道,中百言有富国安民之法,下百言有强兵战胜之术。黄帝得之,而升云汉。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机暗合于事机,故曰:阴符也。」[24]
《古文龙虎经注疏》记载:
注曰:「玄女演其序,戊己贵天符者(天符者,谓岁运与司天之气同一气也),玄女乃天地之精神,阴阳之灵气,神无所不通,形无所不类,知万物之情,晓众变之状,为道敖之主也。戊己乃和熙,大丹之根本,天符运动,则生戊己之精也。」疏曰:「玄女亦上古之神仙,为众真之长。」[25]
《道法会元》卷之四十三记载:
「师慈允(臣)所奏特赐行下合属攸司咸合照。应即与(某)释亡运之休囚会仙家之向坐所。求吉地早遇明师庶可逃不孝之愆得以遂送终之礼。次祈面奏皇天上帝,后土灵祇,转闻日月星辰,五星列曜,中天大圣北斗七元,诸天诸地,诸水诸山,九天玄女,太一元君,青鸟白鹤仙人,天罡淳风上仙,阴阳主宰,道德神仙,演法度人,承流袭庆历代宗师,密赐护持,曲垂济度。开显天星地曜,敕召土地山神,许以埋藏,协之吉兆。」[26]
《太上老君中经》记载:
「西王母者,太阴之元气也,姓自然,字君思。下治昆仑之山,金城九重,云气五色,万丈之巅。上治北斗,华盖紫房,北辰之下。人亦有之,在人右目之中,姓太阴,名玄光,字偃玉。人须得王父王母护之两目,乃能行步,瞻视聪明,别知好丑,下流诸神,如母念子,子亦念母也。精气相得,万世长存。夫人两乳者,万神之精气,阴阳之津洵也。左乳下有日,右乳下有月,王父王母之宅也。上治目中,戏于头上,止于乳下,宿于绛宫、紫房,此阴阳之气也。」[27]
「道君者,一也,皇天上帝,中极北辰,中央星是也。其妻太阴玄光玉女,衣玄黄五色珠衣,长九分,思之亦长三寸,在太素宫中,养真人子丹。」[28]
「皇后者,太阴玄光玉女,道之母也,正在脾上中斗中也。衣五色珠衣,黄云黑华盖之下坐,主哺养赤子。常思两乳下有日月,日月中有黄精赤黑,来入绛宫,复来入黄庭紫房中。」[29]
「玄光玉女者,道元气之母也。先正紫房宫太一玄女赤子,故玄女常戴太白明星,耳着太明之珠,光照一身中,即延年而不死也。」[30]
「脾神五人,玄光玉女,子丹母也。乘黄金珠玉云气之车,骖驾凤凰或乘黄龙,从官三千六百人。神龟之上神三人,玄女、虚无、道母也。」[31]
「心下神,字玄谷,北极君也,玄光道母也。常以夜半时,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日,呼之曰:北极君玄谷道母,某甲愿欲得金液醴泉可饮食者。因瞑目念肾间有白气,中有神龟,龟上有玄女,女右有司命,左有司录,见之呼曰:司命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甲死籍,着玉历生录。皆当言长生。故曰能知三神字,可以还命延年。」[32]
《上清道宝经》引《老子历藏中》记载:
「玉女,字道明,在神龟上,乘紫云气之车。太阴玄光玉女,名元阳,字子丹也。」[3]
《上清太上开天龙𫏋经》记载:
「玄光玉女者,道之元气,生成之母,降气下一胞胎之府,三清妙化,九气降神,生人三宫二十七位,内合九神三十六相也。」[33]
九天玄女又和斗姥元君混为一谈,《宝诰大全—九天玄女宝诰》记载[34]:
「先天神女,上世仙姑,庄严妙相,位列九苍,功垂今古,德配阴阳,常现娑婆世界,得清净法身藏,圆道炁方壶峤岳,早登梵刹琅嬛,蒸沙煮石,普照群祥,灵通广大,应变无疆,掌造化枢机万物,雷霆号令命三湘,足踏金莲朝圣母,手持宝剑斩魔王,宏悲宏愿,至灵至显,九天崆府,蒸砂煮石,无极造化皇尊,玄女元君」
「先天神姥,上世仙姑,庄严妙相,常现娑婆世界,清净法身,早登梵刹琅嬛,玄都天界,系玉腰金,员峤方壶,蒸沙煮石,放无极之神光,普照群生,运玄元之道气,化成万物,功垂今古,德配乾坤,位列九天,掌造化之枢机,灵通三界,司雷霆之号令,慈悲广大,变化无穷,手持宝剑,斩魔王于斗垣之下,足踏金莲朝,皇母于瑶阙之中,宏慈宏愿,至显至灵,九天玄女无极元君」
由来

玄鸟说
据古代经典记载九天玄女为人头鸟身的妇人。
《诗经.商颂.玄鸟》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所载之玄鸟,传闻指的是九天玄女。但九天玄女初现于黄帝时期,早于商朝好几代,玄鸟之说只有说明「女性」、「鸟身」与「玄字」,无法直接证明生商玄鸟便是九天玄女,尚需更多史料佐证。所谓「玄鸟」,《说文》云:「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因此玄鸟常被解释为黑色的鸟。[35]
又《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 … 封于商。」所以普遍认为玄鸟即燕子,助孕简狄产子,其后人开创殷商王朝。
在隋朝之前,就有一部叫《黄帝问玄女兵法》的著作(最早著录见于《隋书·经籍志》)。书中详细记载了九天玄女以人首鸟身之像,现身助黄帝战胜蚩尤的故事。据《太平广记》记载,九天玄女会降授各种玄理奇术的「天书」,帮助对方治乱安国。
明朝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九曾引《玄女兵法》文曰:
「蚩尤幻变多方,征风召雨,吹烟喷雾,黄帝师众大迷。帝归息太山之阿,昏然忧寝。王母遣使者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符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佩符既毕,王母乃命一妇人,人首鸟身,谓帝曰:我九天玄女也。授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遂克蚩尤于中冀。又数年,王母遣使白虎之神,乘白鹿集于帝庭,授以地图。」[15]
此文说明九天玄女外貌是人首鸟形并且教授黄帝奇门遁甲道术兵法。
制香业的守护神-香妈
民间流传发明「香」的祖师是九天玄女,业者们尊称她为「香妈」。最早的用香,并不是用来礼佛敬神的贡品,而是药品。「香妈」在未成仙之前是个非常孝顺的女孩,有次父亲生了场重病,根本无法吃药与灌药,于是「香妈」精心的将中药材磨成粉末,再用糯米粉和水将其结合,并辗成条状晒干后,再将一支支的条香用火点燃,让药气由父亲的呼吸带入体内,而治愈了父亲的病情。后来在「香妈」成仙之后,人们借由「香」把心愿传递给「香妈」或天上的神明,于是数千年来就流传着,只要有香火的地方,「香妈」就会到来,倾听民间百姓的祈愿。[36]
知晓兵法及代表正义-战神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为先天真仙、上古女神。精通天地之道、阴阳之略,犹擅兵法,着有《天书》数卷[35]。代表正义之神,授黄帝兵符印剑,协助黄帝制服蚩尤平定四方。[37][38][39][40]
九天玄女在中国道教与民间信仰之中有相当崇高之地位。[41][42]
《墉城集仙录》[14]纪载黄帝大战蚩尤屡屡不能成功,西王母乃适时遣使赐给符命给黄帝说:『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应也。』过了几天,大雾渐渐散去,披着玄狐之衣的九天玄女,自天而降,赐给黄帝兵符和印鉴,黄帝拜受,又为黄帝制造夔牛鼓八十面,再与蚩尤决战,而消灭了蚩尤平定了四方[43],后来黄帝又采了首山的铜矿,铸造了九个巨鼎陈列在荆山之下,其后黄龙来迎,黄帝就乘黄龙上天去了。
《龙鱼河图》亦记载「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四方。」的说法,这就是叙述九天玄女受西王母之命,授符印兵法给黄帝,协助打败蚩尤的经过。另传「六壬」「遁甲」亦系玄姆所授,并曾传黄帝俯仰、升降、盈虚诸道术。[44][45][46]
澄清谣言
台湾道教总庙三清宫考究相关道藏特别注记九天玄女与女娲并非同一神仙,宗教团体亦呼吁别混淆。[48][49]
影响
房中术
在东汉、魏晋时期,玄女在社会上特别是道教之中有很大影响。玄女与素女是房中术的老前辈,彭祖、老聃是她们的学生,黄帝的飞升也有赖于她们的法术,而在「玄素之道」中,玄女又居于首位。玄者,黑也;素者,白也。「玄素之道」即是阴阳之道。[35]
晋朝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云:「黄帝论道养性,则资玄素二女。」[50]
《云笈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云:「黄帝合符瑞于釜山,得不死之道。奉事太一元君,受要记,修道养生之法。于玄女、素女受房中之术(还精补脑之术[51]),能御三百女。玄女授帝《如意神方》,即藏之崆峒山。」[52]
玄女和素女共掌阴阳之术,房中术的目的是为了延年益寿,玄女具有长生女神的神格。《医心方》引《玄女经》云:
「黄帝问玄女曰:吾受素女阴阳之术,自有法矣。愿复命之,以恚其道。玄女曰:天地之间,动须阴阳。阳得阴而化,阴得阳而通。一阴一阳,相须而行。故男感坚强,女动辟张。二气交精,流液相通。男有八节,女有九宫。用之失度,男发痈疽,女害月经,百病生长,寿命销亡。能知其道,乐而且强,寿即增延,色如华英。」[53]
然而学者卿希泰在《中国道教》中认为「道教历史上曾有两位玄女,一为常与素女并称,讲房中术的玄女。……二为讲行军战阵之术的玄女。」[54]
兵法
明朝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九曾引《玄女兵法》文,显现九天玄女精通兵法战术、阴阳之略。
蚩尤幻变多方,征风召雨,吹烟喷雾,黄帝师众大迷。帝归息太山之阿,昏然忧寝。王母遣使者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符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佩符既毕,王母乃命一妇人,人首鸟身,谓帝曰:我九天玄女也。授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遂克蚩尤于中冀。又数年,王母遣使白虎之神,乘白鹿集于帝庭,授以地图。[15]
文学中的形象

在民间说书、戏剧中,太白星君、南华真君、九天玄女、骊山老母、碧霞元君等都是戏剧中拯救主角,或传授主角法术的仙人。
《水浒传》(第四十一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写道,宋江被官兵追赶,躲于九天玄女庙而获救,并从玄女处获得三卷兵书。[55]其中描写出了九天玄女的相貌,可见九天玄女已从人首鸟身的形象完全蜕变成了一位拥有绝世美貌的女神。
头绾九龙飞凤髻,身穿金缕绛绡衣。
蓝田玉带曳长裾,白玉圭璋擎彩袖。
脸如莲萼,天然眉目映云鬟。
唇似樱桃,自在规模端雪体。
犹如王母宴蟠桃,却似嫦娥居月殿。
正大仙容描不就,威严形像画难成。
《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得九天玄女赐五件宝物:白虎鞭、水火炮、震天弓、穿云箭,无字天书。薛仁贵将此五件宝物拿到高丽,经过十二年,终于平服东辽,凯旋回朝,受封平辽王。
清代文人吕熊所着的《女仙外史》中称九天玄女为天仙之长,蟠桃会上和斗姥天尊同座[56],素女是她的妹妹。第三十九回说仙家各自有派,剑仙属之玄女娘娘,只是杀性难除。[57]九天玄女执掌天书[58],并亲自下凡传道,授予唐赛儿(月君的转世)七卷天书。自称为「朕」。
庙宇
台湾
台北市
新北市
宜兰县
- 员山乡久天宫九天道场
桃园市
- 八德区天德宫
新竹市
- 九天玄女庙
新竹县
苗栗县
台中市
彰化县
- 福兴乡麦厝九天寺
- 芳苑乡(台湾)芳苑乡[汉宝天宝宫]
云林县
嘉义县
- 义竹乡天凤坛
台南市
- 西港区双张廍保天宫
高雄市
新加坡
- 九仙宫,创立于1928年
- 昭灵宫(裕廊西联合宫)
大众文化
「九天民俗技艺团」(简称九天技艺团、九天)为台湾的民俗技艺团体,位于台中市大雅区大肚山上的九天玄女庙。原为庙会上的阵头表演团体,将民间习俗技艺提升至剧场艺术文化层次。为台中市杰出演艺团队与文建会(今文化部)国家优良扶植团队(国家级表演团队)。2012年台湾电影《阵头》是导演冯凯转战电影圈所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取材自九天民俗技艺团的真实故事而改编。
参考来源
- ^ 李汝珍/着、杜起生/编. 注记. 《镜花缘:清代四大才学小说之首》. [202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1).
- ^ 「九天玄女」研究初探之文献探讨-〈上古女性神族〉,孙绍先作,《民间文学论坛》1992年第三期。转引自〈玄女的起源、职能及演变〉,邢东田作,《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三期。.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8).
- ^ 3.0 3.1 佚名. 卷之三. 《上清道宝经》. [2022-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1).
东方神女,名青腰。南方神女,名赤圭。中央神女,名素女。西方神女,名玉女。北方神女,名玄女。
- ^ 佚名. 第二十四神仙. 《太上老君中经》. [202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6).
东方之神女名曰青腰玉女。南方之神女名曰赤圭玉女,中央之神女名曰黄素玉女,西方之神女名曰白素玉女,北方之神女名曰玄光玉女。
- ^ 「九天玄女」研究初探之文献探讨-《中华道教宝典》,李刚、黄海德着,台北:中华道统出版社,1995年5月初版,页91。.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8).
- ^ 九天玄姆圣纪.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马书田. 附录一〈华夏诸神诞辰一览表〉. 《华夏诸神:佛教卷》. [2022-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 ^ 汤镇玮. 诸神佛圣诞千秋. 《2017鸡祥如意开运农民历》. [2022-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1).
- ^ 严可均. 卷十六〈玄女〉.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上古三代文》.
- ^ 司马迁. 卷一. 《史记》.
- ^ 张君房. 卷一百. 《云笈七签》.
- ^ 张君房. 卷一百一十四〈九天玄女传〉. 《云笈七签》.
- ^ 赵道一. 卷之二〈九天玄女〉.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
- ^ 14.0 14.1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墉城集仙录》卷6,杜光庭撰。
- ^ 15.0 15.1 15.2 董斯张. 卷九. 《广博物志》.
- ^ 内政部宗教资讯系统-查询九天玄女.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8).
- ^ 佚名. 卷首第六〈玉女孤虚法〉. 《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
- ^ 佚名. 第34册-第604-605页. 《道藏—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 [2022-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1).
道根九天元父,元洞根之气,讳九灵导,字混大真,形化九千万丈。春三月,头建七称朱玉之帻,无极宝天之冠,着九天凤衣神云凤舄,带素灵之绣,常乘碧霞飞舆,从十二飞龙,坐则九色华光,在玉清之上,光明百变,暐晔太空,思之还长九寸。夏三月,元父则化形一身九头,头戴九日,衣赤凤斑文虎裘,带十二色绶,乘九色之凤,坐则黄白二气之上,光明焕虚,洞耀玉清之中,思之还反真形。秋三月,元父则化形分为九人,同衣九色羽袍,带漫延龙渊之剑,虎头鞶囊交灵素绶,坐九气玄空之上,光明变焕,曜玉清细微之内洞根之中,思之还反真形。冬三月,元父化形为日精之光,与紫晖相沓,此则元父反形道根之气,更受炼洞根之精,与玄母合变混沌二像之光,思之还反真形。行元父之道,当以太岁之日,沐浴清斋入室,西北向朝九天元父九〔拜〕毕,还北向平坐,闭眼思九天父各随四时形影,在于九天之上,太极琼宫玉宝之府丹灵乡洞元里中,回真下映,入兆上元昆仑之中。
- ^ 佚名. 第34册-第605页. 《道藏—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
- ^ 柳守元. 卷一. 《忏法大观》.
- ^ 柳守元. 卷一〈太上无极九天紫府玄祖至尊法忏〉. 《忏法大观》.
- ^ 方文照. 卷之二. 《徐仙真录》.
- ^ 佚名. 卷之一.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
- ^ 李思聪. 卷之一. 《洞渊集》.
- ^ 王道. 卷上〈玄女演其序章第十三〉. 《古文龙虎经注疏》.
- ^ 佚名. 卷之四十三第十七. 《道法会元》.
- ^ 佚名. 第四神仙. 《太上老君中经》.
- ^ 佚名. 第五神仙. 《太上老君中经》.
- ^ 佚名. 第十一神仙. 《太上老君中经》.
- ^ 佚名. 第十九神仙. 《太上老君中经》.
- ^ 佚名. 第二十三神仙. 《太上老君中经》.
- ^ 佚名. 第二十五神仙. 《太上老君中经》.
- ^ 佚名. 卷之五. 《上清太上开天龙𫏋经》.
- ^ 佚名. 九天玄女宝诰. 《诸真诰章·宝诰大全》. [202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5).
- ^ 35.0 35.1 35.2 北京青年报. 黑女神乃战神之王:战力鄙视黄帝和蚩尤. 中华网. 2016-08-29 [2017-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6).
- ^ 嘉义新港香艺文化园区-「九天玄女」制香业的守护神.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台湾道教总庙三清宫-九天玄女. [201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 ^ 世界宗教入口-众神佛介绍之九天玄女. [2015-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台湾九龙山天凤宫九天玄女总庙之介绍. [2015-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台湾网路传道宗. [2015-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0).
- ^ 台湾嗣汉张天师府道教会率众向九天玄女圣姆上香. [2015-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台湾第六十五代教主张意将天师率领门下录士应邀参与高雄九天玄女研讨会. [2015-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台湾道教总庙三清宫-九天玄女. [201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 ^ 台湾道教总庙三清宫-九天玄女. [201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 ^ 台湾网路传道宗. [2015-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0).
- ^ 九莲寺-诸佛介绍九天玄女无极元君. [2015-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 ^ 「九天玄女」研究初探之文献探讨-〈中国的战争女神──九天玄女〉,周晓薇作,《文史知识》.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8).
- ^ 台湾道教总庙三清宫-女娲娘娘. [201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 ^ 台湾护国九天宫忠教堂. [201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3).
- ^ 葛洪. 卷十三〈极言〉. 《抱朴子内篇》. [202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1).
- ^ 佚名. 全文. 《轩辕黄帝传》. [2022-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3).
- ^ 张君房. 卷一百. 《云笈七签》. [202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6).
- ^ 丹波康赖. 卷第二十八. 《医心方》.
- ^ 「九天玄女」研究初探之文献探讨-《中国道教》第三册,卿希泰主编,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1月一版一刷,页53。.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8).
- ^ 施耐庵. 第四十一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水浒传》. [202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1).
- ^ 吕熊. 第一回〈西王母瑶池开宴 天狼星月殿求姻〉. 《女仙外史》. [202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北向两座,左为斗姥天尊,右为九天玄女。
- ^ 吕熊. 第三十九回〈美贞娘杀美淫宫 女秀才降女剑侠〉. 《女仙外史》. [202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6).
- ^ 吕熊. 第八回〈九天玄女教天书七卷 太清道祖赐丹药三丸〉. 《女仙外史》. [202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6).
玉匣天书,是道祖的秘法,非大士不能取,非玄女不能开,非奉上帝敕旨不能传授。
相关条目
|
#
- 丁令威
- 七仙女
- 三元节
- 三圣母
- 三壇大戒
- 三官手书
- 三宝 (道教)
- 三山符箓
-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 三條崙海清宮
- 三魂七魄
- 上清经
- 上章
- 东岳庙
- 中信福德宮
- 中华道藏
- 中国民间信仰
- 中国神话人物列表
- 中派
- 丹田
- 乔诗语
- 九份青雲殿
- 九天聖帝
- 九女泉
- 二月十五
- 于吉
- 五嶽大帝
- 五文昌
- 五條港安西府
- 五福大帝
- 亡人落道
- 仙道人士著作列表
- 仙鳳鳴劇團
- 会安古镇
- 伪科学史
- 伯阳父
- 何仙姑
- 何氏九仙
- 修煉
- 修行
- 修道 (道教)
- 做七
- 傅圆天
- 元灵宫 (北京)
- 元神
- 先嗇宮
- 全真五祖
- 八月十五
- 八洞神仙
- 内丹术
- 冥福
- 分靈
- 列仙传
- 判官 (神祇)
- 劉永年
- 劉海蟾
- 劉處玄
- 功德 (道教)
- 务成子
- 北七真
- 北宗 (道教)
- 十八层地狱
- 南七真
- 南五祖
- 南宗 (道教)
- 南岳天台宗
- 南无派
- 南涌
-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 历代神仙通鉴
- 名間鄉
- 吳孝寬
- 吳誠真
- 周玄真
- 唐滌生
- 嘉義天后宮
- 四海龍王
- 土地公
- 地官大帝
- 地狱游记
- 地藏庵
- 坐忘论
- 城隍庙
- 增福真君
- 夔
- 外丹术
- 大村慈聖宮
- 天坛花园
- 天官历包元太平经
- 天官大帝
- 天尊
- 天师道世家
- 天蓬元帥發財宮
- 太上三十六部尊經
- 太平道 (宗教)
- 太歲
- 奈何橋
- 姜王后
- 孙不二
- 宗教與性
- 定覺寺
- 容成公
- 尔朱先生
- 尸解
- 尹志平
- 居士
- 崔希範
- 左慈
- 左營店仔頂慈德宮
- 帛家道
- 府城四大月老
- 康元帥
- 廟主太祖
- 开元道藏
- 张伯端
- 张宇初
- 张探玄
- 张鲁
- 張仙
- 張果老
- 張角
- 彭鶴林
- 心想事成
- 性命双修
- 性命圭旨
- 惠利夫人
- 我愛黑澀棒棒堂 (賀年節目)
- 擲筊
- 敦煌道藏
- 文子 (书籍)
- 文子 (人物)
- 星君
- 昭應宮
- 智勝鮮師
- 朱叔裕
- 李八百
- 李大亮
- 李家道
- 李靖 (神话人物)
- 杨羲
- 東甲北極殿
- 林杏兒
- 林灵素
- 桃園龍德宮
- 梁仁庵
- 楊家將 (無綫電視劇)
- 正月初六
- 母娘
- 水官大帝
- 水母娘娘
- 水浒 (电视剧)
- 池夢彪
- 法器
- 法师
- 法會
- 洪崖先生
- 浮黎元始天尊
- 清净
- 清水甲南北真宮
- 清规
- 潘师正
- 澎湖廟宇法師流派列表
- 澎湖景福祠
- 火山碧雲寺
- 炼丹
- 無為而無不為
- 牛頭馬面
- 獨山國王
- 玄壇真君
- 玄都宝藏
- 玄鳥
- 玉清神母元君
- 王喬 (河東)
- 王常月
- 王沐
- 王爺千歲信仰
- 王玄甫
- 王田天和宮
- 王處一
- 王远知
- 珍珠娘娘
- 甘忠可
- 白猿
- 白玉蟾
- 白雪仙
- 真灵位业图
- 真诰
- 石泰
- 神仙传
- 神仙方术
- 神仙通鉴
- 神兵玄奇
- 神誕
- 祭解
- 種民
- 竹塘慈航宮
- 符籙
- 粵劇劇目列表
- 繾綣仙凡間
- 织女
- 老子 (書)
- 老子八十一化
- 老子想尔注
- 聖源覺真經
- 至人
- 花蓮勝安宮
- 芳苑鄉
- 范承業
- 茅山
- 莊子 (書)
- 莫月鼎
- 萨守坚
- 葛玄
- 蓋鳴暉
- 薛式
- 藏外道书
- 蜀之八仙
- 行德宮 (太平)
- 衍聖崇福夫人
- 袁詠儀
- 西來庵事件
- 西山十二真君
- 觀落陰
- 謝范將軍
- 譚處端
- 護法神
- 赤松子
- 赤精子
- 趙昇
- 辛文子
- 辟穀
- 连山易祖
- 通靈少女 (電視劇)
- 運財至叻星 (電影)
- 道教戒律
- 道樞
- 道藏精華
- 邢府千歲
- 鄧萃雯
- 金闕帝君三元真一經
- 鍾離權
- 鍾麗緹
- 開光點眼
- 阿鼻地獄
- 陈楠 (道士)
- 陳景元 (北宋)
- 雛鳳鳴劇團
- 雷法
- 雷霆大帝
- 靈寶玉鑑
- 青海省
- 青牛怪
- 養生 (道教)
- 馬鈺
- 高雄市玉皇宮
- 高雄意誠堂
- 高雄站前保安宮
- 魂魄
- 鳳山鎮南宮
- 鴻鈞老祖
- 黃元吉 (元朝道士)
- 黃府千歲
- 齊天大聖孫悟空
- 龍劍笙
- 龍門安良廟
- 龙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