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美国 |
---|---|
外交代表机构 | |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 | 美国驻华大使馆 |
外交代表 | |
特命全权大使 秦刚 | 特命全权大使 尼可拉斯·伯恩斯[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关系,常称中美关系(英语:China–United States relations),指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后与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双边关系,被称为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之初。1784年,美国独立后不到半年就派中国皇后号到中国进行贸易。1843年,顾盛担任首任美国驻华专员,驻地在澳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于1844年与美国签署了第一个条约《望厦条约》。1858年清政府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与美国签订《中美天津条约》。此后又签订《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1862年,美国在北京东交民巷建立驻华公使馆。1875年,光绪元年,清廷开始向美国派遣公使。1878年,大清国在美国华盛顿设立永久性驻美公使馆,首任公使陈兰彬。1882年5月6日,美国总统切斯特·艾伦·亚瑟签署的一项法案《排华法案》,成为《美国法典》的一部分。1908年,美国为培养在华代理人和中国亲美派,退还了部分清政府的庚子赔款,该款项被用于留美预备学校(现在的清华大学)的建立。
1913年,现代的中美关系被建立起来,美国正式承认中华民国的北洋政府,取代大清与美国之间政府相互承认。在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在美国的调停下,中国出巨资从日本手中赎回山东主权[4][5]。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禁向中日两国运送军火。美国奉行中立政策,对中日双方都提供原材料。因为日本工业基础强于中国且中国沿海港口大多被日本占领或封锁,此举实际上有利于日本。直到战争进行17个月,即1938年12月,中国方获得美国1,500万美元桐油借款,还有2,000万美元锡贷款。外交人员几经努力,1942之前美国对华提供1.7亿美元贷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全力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以分担太平洋战场的压力。1945年抗战最终获得了胜利,美国与中国等五国组建联合国,并支持中国担任常任理事国,但中国内战爆发,美国选择援助国民政府。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后,因冷战继续受到美国的军事支持。而统治中国大陆,在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则与美国长期处于对立与隔绝状态,支持在朝鲜半岛及越南的反美战争。后来中苏交恶,出于共同对抗苏联的需要,在季辛吉穿针引线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森应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邀请访问北京,中国大陆与美国关系逐渐「解冻」,1979年美国正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同时宣布与退守台湾的中华民国断交,终止与其签订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6]。1982年八一七公报发表,与此前发表的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合称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成为中美关系的基础。199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解体,中美关系进入一个充满摩擦与坎坷的时期[7]。但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人文交流与地方合作以及国际事务等领域展开了广泛交流与合作。[8]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其目的是使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富裕、强大、统一的中国;而美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格局。因此,即使中国大陆实现改革开放,美国从中得利,但中国共产党统治下的社会主义制度依然存在。当前,两国关系十分复杂,既非完全的敌人又非正式的伙伴,敌对与合作并存[9]。多数人认为中美两国在历史上没有领土争议的包袱,美国在科技上具有全球领先地位,但政治上等原因对彼此的不同看法,总体讲,是合作多于冲突,共同利益远大于彼此分歧。2011年的《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是中美双方对中美关系的新定位和表述。2012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10]。现时中国将两国关系称为「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而中美两国则被部分西方学者称为两国集团(G2)或中美国[11]。习近平在2012年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执掌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习近平在处理国际关系上采取更加进取的手段,甚至发起「战狼外交」,并视美国为中国的头号敌人,中美关系演变成新冷战[12]。自唐纳·川普2017年出任美国总统后,双方的关系因为国家利益和国际政治之间的冲突加大并进一步恶化,尤见持续至今的中美贸易战。到2021年5月,受COVID-19疫情影响,中美关系已降至近几十年来最低点。[13]6月底,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宣布离任返国,直到2021年7月28日,秦刚赴美担任新一任中国驻美大使前[14],两国均未有大使驻节于对方首都,这是双方建交以来首见的特殊情形,亦为正式关系持续破裂的最新迹象。[15]
国情比较
全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美利坚合众国 |
---|---|---|
简称 | ![]() | ![]() |
国旗 | ![]() | ![]() |
国徽 | ![]() | ![]() |
领土面积[16] | 9,600,000平方公里 包括临海水(海)域领土 | 9,370,000平方公里 包括临海水(海)域领土 |
人口 | 14.03亿[17] | 3.35亿 |
人口密度 | 145/平方公里 | 35.7/平方公里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0.49% [17] | 0.78% [18] |
城市化率 | 64.7%[17] | 81.6%[18] |
首都 | 北京市 | 华盛顿特区 |
面积最大的城市 | 那曲市(352,192平方公里) | 安克拉治(4,420.1平方公里) |
市区最大的城市 | 北京市(1,419.66平方公里) | |
人口最多的城市 | 重庆市(3,205万人) | 纽约市(1,900万人) |
政府 | 单一制、一党制、社会主义 | 联邦制、两党制、总统制、资本主义 |
首任国家领导人 | 毛泽东 | 乔治·华盛顿 |
现任最高领导人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注 1] | 总统:乔·拜登[注 2] 副总统:贺锦丽 |
国家元首 | 国家主席:习近平 国家副主席:王岐山 | |
政府首脑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 |
最高立法机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常务委员会) | 美国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 |
最高司法机构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法院 |
外交代表机构 | 中国驻美大使馆 | ![]() 美国驻华大使馆 |
外交代表 | 秦刚大使 | 尼可拉斯·伯恩斯大使 |
主要语言 | 汉语 | 英语 |
宗教 | 参见中国宗教 | 参见美国宗教 |
GDP(国际汇率) | $17.73兆(2021) | $22.99兆(2021)[19] |
民族 | 参见中国民族列表 | 参见美国种族及民族 |
人均GDP(国际汇率) | $12,551(2021) | $69,225(2021) |
人均GDP(购买力平价) | $20,800(2021) | $65,462(2021)[19] |
GDP实际增长率 | 8.1%(2021) | 5.7%(2021)[19] |
吉尼系数(贫富差距) | 46.2(高) | 47.0(高) |
人类发展指数 | 0.761(高) | 0.926(极高) |
货币 | 人民币(¥) | 美元($) |
侨民 | 11万美国人 | 91万中国籍华侨,353.8万美籍华人[20] |
国防预算 | $2,947亿 | $7,285亿 |
武装部队人数 | 205万 | 139万 |
劳动力 | 8.80亿 | 1.59亿 |
行动电话 | 16.08亿 | 3.28亿 |
双边关系文件
三个联合公报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1972年2月28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8月17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 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方多次表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妥善处理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
中美联合声明
中美两国分别在1997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美期间,2009年11月欧巴马总统访华期间,以及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发表过三份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反映了同时期中美两国关系的基调。
历史
1949年前
1784年,独立不到半年的美国派遣战舰所改装的武装商船在澳门港与清廷进行贸易,是为中美关系之始[21]。1844年,中美签署了第一个条约《望厦条约》。1858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与美国签订《中美天津条约》。1901年签署了《辛丑条约》。1913年5月2日,美国承认北洋政府,与中华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与美国为同盟,共同合作对轴心国作战,并取得胜利。但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在国共第二次内战中被中国共产党打败,撤往台湾地区,继续获美国政府支持提供对台湾的防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70年代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美国并未外交承认这个政府,仍然与中华民国政府保持外交关系,并承认中华民国政府是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华南之时,美国的驻华大使馆也随中华民国政府一起撤往台北,不过部分驻华领事官员们仍留在中国大陆,直到1950年才全部撤离。1950年6月25日,韩战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建交的可能性也随之破灭。韩战后,中国共产党政权和美国的关系急速恶化,但双方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1954年到1970年,北京政权和美国之间在瑞士日内瓦以及波兰华沙共举行了136次大使级会谈。
1960年代末,由于苏联的威胁,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都意识到,改善双边关系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1969年3月中苏爆发珍宝岛冲突,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持续处于敌对状态,而中美关系则开始发展。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森上台后,为了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联中制苏,下令宣布放宽对华的贸易限制,但因中国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与各国贸易几乎中断。
1971年3月桌球外交,美国桌球队历史性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1971年7月15日,美国总统理察·尼克森宣布,他的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季辛吉博士已经对北京进行了一次秘密访问,而他本人已经受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邀请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1972年2月,尼克森总统访问北京、杭州以及上海,会见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并签署了《上海公报》。在公报中,两国承诺会为外交关系的完全正常化努力。美国认识到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并对此不表异议,支持和平解决两岸问题,将逐步减少在台美军设施和武装力量。这使得两国之间关系正常化的障碍——台湾问题——被暂时搁置,使得重新开启两国在贸易以及其他领域间的接触与合作成为可能。1973年5月,美国政府在北京设立在华联络办事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在华盛顿设立类似的办事处。从1973年至1978年间,大卫·布鲁斯、乔治·布希、托玛斯·盖兹和伦纳德·伍德科克等美国大使级外交官先后担任过联络处负责人。
1975年杰拉德·福特总统访华,再次确定美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意愿。6月2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报纸主编协会代表团和美联社董事长穆勒时,谈到中美关系:中美之间的分歧点当然很多,但也有若干共同语言;中美两国之间的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我们的立场很清楚,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台湾问题只能采取日本方式解决,具体地说,就是美国从台湾撤军,同台湾废约、断交;其他方式,我们不能考虑;如果美国政府考虑还不成熟,我们也可以等一等;总之,「两个中国」、「一个半中国」和「一个中国,一个台湾」的立场,我们都是不能接受的,变相形式的这种立场,我们也不能接受;我们也知道,有的人有这么一种设想,就是把台湾在美国的大使馆变成一个联络处,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形式,这个我们不能考虑;台湾问题是中国统一的问题,这是一个主权问题;不能设想中国人民会同意以任何形式把台湾从中国国土分割出去,这不可能;中美之间的关系,一定要遵循上海公报的原则,中国只有一个,不能采取别的立场,不能从上海公报的立场后退;至于用怎样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这是一个内政问题;我们尽力采取和平方式解决[22]:19-20。8月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议员访华团时称:我们是不希望打仗的;我们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我们自己;如果世界人民清醒地认识到战争危险的话,也许对延缓、推迟战争有益处;就我们自己来说,我们最希望和平,这是第一句话;还有第二句话,就是战争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既然这不是由我们来决定的,灾难要来,怕有什么用呢;在争取世界和平中,我们可以做些工作,比如指出战争的危险,这就是一件工作;至于我们支持世界上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这是我们一贯的坚决立场,这同世界战争是两回事[22]:29-30。9月20日,邓小平在会见前英国首相希思,谈到季辛吉10月访华期间中美关系是否有进展:这要看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有什么方案……如果美国觉得时间还不成熟,我们可以等待;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有耐心;我们坚信,不管过多少年,台湾问题总要解决……战争危险在增长;我们不希望打仗,如果大家都提高警惕,战争就可能来得迟一些;战争打起来,不一定用核武器,很可能打常规战争[22]:36-37。
1977年吉米·卡特总统上台后不久便重申上海公报的重要性。1978年12月15日两国政府宣布,美利坚合众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23]
1980年代

1979年1月1日,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并在《建交公报》中,宣布断绝与中华民国的外交关系,根据《台湾关系法》与台湾进行非官方往来[24]。1979年1月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美,开启了两国之间一连串重要、高级别的交流。1979年2月左右中越战争爆发,中美联盟进一步巩固,1979年3月1日,两国正式在北京和华盛顿设立大使馆。1979年8月,美国副总统华特·孟岱尔对邓小平的访问进行回访。1980年代是中美关系最好的时期。随着1980年双方高层与工作层级接触的加深,两国开始在更广泛的议题上进行对话,包括全球与地区战略问题、政治、军事问题、裁军问题、联合国以及其他多边组织事务等。
1981年1月20日,隆纳·雷根就任美国总统。随后两国的关系因对台军售问题出现短暂危机。1981年6月美国国务卿亚历山大·黑格访问北京,试图解释美国在与台湾维持非官方往来方面的政策。1982年5月,副总统老布希再度访华。两国在1982年8月17日签署中美第三个联合公报。美国承诺将逐渐减少对台的武器出售,而中方则承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是中方的基本原则。1984年美国总统隆纳·雷根与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进行了互访,这是中国政府首脑对美国的首次访问。1985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访问美国,这是中国国家元首对美国的首次访问。1985年10月副总统老布希再度访,并且设立了美在华的第四个总领事馆(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
1989年1月20日,乔治·赫伯特·华克·布希就任美国总统,并于同年2月访华。两国之间所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令两国人民都对对方的文化、艺术以及教育成就都有更深的认识。许多中方的访问学者以及官派留学生到美国进行学术交流。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后,美国停止高层和官方的交流,并在1989年6月颁布命令与法令,禁止出售武器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多项经济制裁,停止部分投资、贸易活动。在1990年夏天的七国集团高峰会上,西方国家敦促中国在政治经济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改革,特别是在人权领域。
1990年代至2017年
1990年-1993年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很多美国人对打着共产主义旗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信任,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会成为东亚的霸权国家,挑战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也有人质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人权保护薄弱的国家,这里有意识形态和军事战略双重因素。同时,不少中国人认为,美国有意削弱、分裂中国,并通过对台军售、飞弹防御系统等方法来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但普通中国人对美国并无敌对情绪,反美情绪集中在少量美国政客身上。和对日情绪有明显不同。虽然两国之间有很多分歧,两国关系还是有许多保持稳定的因素。中美两国是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在反对恐怖主义、防止核扩散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
1993年-2001年
1993年1月20日比尔·柯林顿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同年7月,中美发生银河号事件。美国要求中国政府命令「银河」轮返回出发地;或由美国人登船检查货物;或者索性停留在某个地点,听候发落。美国还向该货轮计划停靠的港口所在国要求阻止该货轮按计划进港卸货。其间美国派出军舰、飞机对银河号跟踪监视,并要求银河号返航。「银河号」在印度洋的国际公海海域上被美军军舰截停并扣留长达三周之久。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沙祖康以中国政府代表、中方检查组负责人的身份处理这次件事。在中国的压力下,美国态度软化并最终让步,同意在第三方的参与下进行检查。8月28日,沙特和美国的联合调查人员对停靠在达曼港附近的朱科勒海军基地的银河号进行检查。9月4日,「银河号」货轮上第628个,也是最后一个货箱被检查完毕,没有发现任何化学武器,三方签订检查报告。「银河号」被迫中止正常航运长达33天。
1996年3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前夕举行军事演习。美国出动了两个航空母舰舰群到台湾海峡。在台海危机解除后,两国关系也开始逐渐回暖,高层交流增加,双边会谈取得进展,双方在人权、核不扩散以及贸易领域进行双边谈判。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访问美国,这是六四天安门事件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访问美国,亦是首位访美的中国最高领导人。1998年6月柯林顿总统回访中国,并在上海图书馆与当地各界人士座谈时发表美国对台政策,其内容为:「我们不支持台湾独立、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我们不认为台湾可以成为任何以国家为资格限制的组织之会员」。1999年5月美国轰炸中国驻贝尔格勒大使馆,引发中国民众游行示威。10月,两国就赔偿伤亡家属及财物达成协议。美国仅承认是误炸,但是中国大陆民众普遍不接受误炸的解释。
2001年-2003年
2001年1月20日乔治·华克·布希正式成为美国第43任总统。同年4月1日,中美发生南海撞机事件。经过磋商后美国总统布希写信慰问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江泽民,即「两个表示遗憾的信件」。美方人员在被拘留11天后返国。两国关系也随着此次事件的降温以及此后的一系列事件而重新恢复。2001年911事件后,中国公开支持打击恐怖主义,中美开展了反恐方面的双边对话。中国在联合国支持美国等联军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25]。美国不再将中国看作是最大的潜在威胁,转而注重中东局势以及恐怖主义威胁,美国认识到东亚局势必须保持稳定。由于美国在反恐方面必须寻求中国的合作,令美国无法再在东亚制造针对中国的行动。
2003年-2009年
2005年开始,美国提出中美两国是「利益相关的参与者(Stakeholder)」的论点,着重强调双方的可合作性。2006年10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进行了核试验,引发朝核问题。中美对此进行紧密合作,推动六方会谈,两韩关系重新改善,大韩民国总统卢武铉亦于2007年10月访问朝鲜。然而朝鲜因韩国保守派李明博政府2008年上台后对朝强硬,在2009年宣布退出六方会谈,朝核问题一直僵持至2018年。
2009年-2013年
2009年1月20日,巴拉克·欧巴马成为美国第44任总统,同年3月8日发生无暇号南海事件。

2011年11月,巴拉克·欧巴马在APEC峰会上正式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并由其国务卿希拉蕊·柯林顿推动。2012年5月份,中美两国举行了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本轮对话中,中方首次提出了中美「两国协调」(C2)的全新概念,而且得到了美方的理解和支持。中方提出的C2理念,不同于美国学者曾经提出的中美「两国集团」(G2)。G2的内涵是两国共治、主宰世界。「C」可以是协调(Coordination)、合作(Cooperation),也可以是命运共同体(Community)。显然C2具有多重含义,如果中美能够做到诸事沟通、协调、合作,将非常有利于世界稳定、发展和繁荣。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表示,这既符合中国一贯秉承的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也符合中美关系的发展需求,更符合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
2013年-2017年
随着中国崛起趋势明显有美国国内声浪认为中国对美国造成日渐大的利益损害,2013年6月7日至8日,习近平和欧巴马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进行会谈,中方正式提出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大国关系)概念,愿意在「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于国际事务合作,包含中东问题和伊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核武谈判,但美国内部对此提议未做出明确答复。
2013年起南海仲裁案之后隔年起又发生韩国萨德系统部署问题白热化,双方摩擦剧烈,但大致维持斗而不破局面。
2014年蜜雪儿访华,这是美国第一夫人历史上第一次单独正式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28],主要为「交流中美两国教育」[29],避免人权等争议话题,借此推动华盛顿与北京的关系[30]。

2015年习近平访美,但未能缓解中美关系高度紧张的局势[31]。
2016年1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候任美国总统川普致电,祝贺其当选[32]。同年12月2日,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也致电川普祝贺其当选并与其通话,引起中国大陆方面不满,加上川普事后批评为何美方须接受一中政策等事,让中美两国关系再度回到剑拔弩张的状态。
2017年至今
2017年-2021年
2017年2月9日,习近平与川普通话,川普承诺尊重美国「自己的」一个中国政策,两国关系稍有缓和,但仍然互不信任。2017年4月7日,习近平夫妇同川普夫妇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进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欢迎川普年内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33]
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川普第一时间致电习近平祝贺他连任中国最高领导人和中共十九大胜利闭幕,两人又讨论了朝鲜和贸易问题。[34]

2017年11月8日,川普首次以美国总统身份访华,与习近平在北京进行第二次中美元首会晤。[35]美国据Axios新闻网站报导,11月9日,川普进入人民大会堂后,中方安保人员试图阻止提着核按钮手提箱的美方军官入内,随后双方发生冲突,一名美方特工按倒了一名试图阻拦白宫幕僚长约翰·凯利的中国安保人员。中方安全部门负责人之后为「这次误会」表示了歉意。[36]
2018年3月23日起,川普政府正式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采取措施限制中国投资。中国商务部亦发布针对美国进口货品中止减让产品清单作「报复性关税」措施。外界视为中美新一轮「贸易战」。[37][38]
2018年10月4日,美国副总统麦克·彭斯在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就美国政府的中国政策发表长篇演说,抨击中国试图破坏美国的民主制度,并谈及美中贸易争端、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军事化、对台湾的打压,还有中共对国内民众的监控和压制以及在美国和海外施加影响力等等课题。并反思美国对华政策,表示「曾期待中国成为自由国家,希望中国尊重传统的自由主义原则、尊重私人财产、个人自由和宗教自由,尊重人权。」「但是希望落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经变得空洞。」「如今,中国已经建立了无以伦比的监控国家,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具侵入性,而且经常是在美国技术的帮助之下。」「中国正在与美国的盟友和敌人打造自己的关系,与北京的任何和平或积极的意图背道而驰。」「前几届政府忽视了中国的行动。在很多情况下,他们还助长了他们。但是,这样的日子结束了。」[39]翌日,尚处于国庆长假,例行记者会休会期间的中国外交部通过发言人华春莹以答记者问的方式,对美国副总统的发言予以回应,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和中国在南海的主权,表示中国尊重人权,抗议美国干涉,并要求美方自我反思。[40]
2018年12月1日,习近平与川普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时共进晚餐,两国领导人达成共识,停止加征新的关税。[41][42]双方同意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43]中美同意2019年不再加征关税,美国同意不会在2019年1月1日将关税提高至25%,现时被征关税之产品将继续维持10%税率;中国同意购买「大量」农业、能源和工业产品等,减少贸易不平等。[44]如果两国在90日限期内无法达成协议,美国将会增加关税至25%,在此之前向中国货品征收的10%关税措施仍然有效[45]。
2018年12月20日,美国总统川普签署《西藏旅行对等法》(Reciprocal Access to Tibet Act),让法案生效,由此国务卿麦克·庞培欧须在90天内评估美国公民进入西藏的难易程度,并在接下来5年中每年都要向国会提交报告,列出哪些中国官员负责审查并阻止包括美国外交官、其他官员、记者及游客进入西藏的评估清单,按对等互惠原则,国务卿有权拒绝让这些中国官员获得美国签证[46]。
2019年8月5日,美国财长姆努钦发表声明指,在川普的指示下,决定把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并称将继续敦促中国提高汇率及储备管理的透明度和目标。[47]
2019年10月,美国要求所有驻美的中国外交官在计划与美国联邦或地方官员举行会面时,必须事先通知美国国务院[48]。
2020年1月13日,美国财政部公布半年度汇率政策报告,取消对中国「汇率操纵国」的认定。 [49]
2020年2月18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将五家中国官方媒体机构新华社、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中国日报》和《人民日报》认定为「外国使团」,视作中国政府的一部分[50]。次日中国外交部宣布,从即日起吊销美国《华尔街日报》三名驻北京记者的记者证,并限定他们5天内离境[51]。
2020年3月2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将对五家中国官方媒体机构新华社、中国环球电视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和《人民日报》实施雇员数量限制,中国籍雇员人数需从160人减少至100人。人员限制将在3月13日生效[52]。3月17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反制措施,对等要求「美国之音」、《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这5家美国媒体驻华分社向中方申报在中国境内所有工作人员、财务、经营、所拥有不动产信息等书面材料;要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年底前记者证到期的美籍记者从即日起4天内向外交部新闻司申报名单,并于10天内交还记者证,今后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继续从事记者工作;针对美方对中国记者在签证、行政审查、采访等方面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中方将对美国记者采取对等措施[53]。5月11日起,中国记者的美国签证有效期将被从不设期限缩短为限制为90天,但可以申请延长。不过该限制措施不适用于持有香港或澳门护照的记者[54]。
2020年3月起,双方均指责对方应为2019冠状病毒病的全球大流行负责[55]。2020年4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推特以中英双语接连发文,质疑美军将病毒带到武汉,并说「美国欠我们一个解释」[56]。
2020年5月15日,美国升级对中国通信巨头华为的出口限制,美国商务部宣布厂商将使用了美国的技术或设计的半导体晶片出口给华为时,必须得到美国政府的出口许可证,即使是在美国以外生产的厂商也不例外[57]。
2020年5月29日,美国暂停向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联系的中国籍人士的学生(F)及访问学者(J)发放签证[58]。
2020年6月3日,美国交通运输部宣布计划从6月16日起禁止中国客运航班飞往美国[59],6月5日更改为中国航空公司每周只能有两个飞往美国的客运航班班次[60]。
2020年6月22日,美国国务院以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政府宣传机构为由将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在内的四家中国官媒在美分支列入外国使团名单[61]。7月1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反制措施,要求美国联合通讯社(AP)、美国国际合众社(UPI)、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自即日起7日内向中方申报在中国境内所有工作人员、财务、经营、所拥有不动产信息等书面材料[62]。
2020年6月,港区国安法表决通过。6月29日,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发表声明称,美国宣布撤香港特殊地位,停止优惠待遇,限制军民两用科技输港,并且继续评估撤回其他特别待遇[63]。同日,美国国务卿庞培欧宣布将对有份参与破坏香港「一国两制」及「高度自治」的中共前任及现任官员(包括其非美籍家属)实施签证限制[64]。7月1日,美国众议院全票通过香港自治法[65]。
2020年7月9日,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管制办公室以严重侵犯新疆少数民族人权为由,根据全球马格尼茨基人权问责法,对新疆党委书记陈全国、前新疆政法委书记朱海仑、新疆公安厅厅长王明山、前新疆公安厅党委书记霍留军以及新疆公安厅进行制裁[66]。7月13日,中国外交部对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以及美国国务院国际宗教自由无任所大使萨姆·布朗巴克、美国参议员马克罗·鲁比奥、泰德·克鲁兹,美国众议员克里斯·史密斯实施制裁[67]。
2020年7月13日,美国国务卿庞培欧表示中国在南海的领土声索「完全不合法」,这是美国首次否认中国在南海「九段线」主张[68]。
2020年7月21日,美国要求中国在7月24日16时前关闭中国驻休士顿总领事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强烈谴责,并表示将做出反应[69]。7月24日,中国宣布撤销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设立和运行许可[70][71]。
2020年7月23日,美国国务卿庞培欧在前总统尼克森的纪念图书馆发表演说《共产中国与自由世界的未来》,指责中国造成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扩散并实施「暴政」威胁美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自由、国家安全和民主,呼吁改变中共威胁自由世界的行为[72][73]。庞培欧亦批评「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破产的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真正信仰者」(英语: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is a true believer in a bankrupt totalitarian ideology),呼吁中国人民改变中共[74],被部分人士认为是开启第二次冷战的新铁幕演讲[75]。
2020年7月30日,美国国务卿庞培欧出席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听证会。庞培欧大篇幅介绍他如何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威胁」,并坚称「形势正在转变」。不过,当被共和党参议员罗姆尼,问到怎么看待53个国家支持香港国安法时,庞培欧承认,他感到「吃惊和失望(surprised and dismayed)」。[76]路透社称,庞培欧认为,鉴于中国的经济实力,组建国际联盟的难度很大。[77]
2020年8月7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制裁11名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的官员,包括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香港中联办主任兼国家安全顾问骆惠宁、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兼国安委秘书长陈国基、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保安局局长李家超、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香港警务处处长邓炳强、香港警务处前处长卢伟聪、全国政协副主席兼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张晓明、中央驻港国安公署署长郑雁雄。美国国务卿庞培欧指控受制裁的官员须为侵蚀香港自治负责[78][79]。8月10日,中国方面表示即日起对在涉港问题上表现恶劣的美国参议院参议员马克罗·鲁比奥、泰德·克鲁兹、约什·荷莉、汤姆·科顿、帕特·图米,美国众议院众议员克里斯·史密斯,以及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总裁卡尔·格什曼、美国国际事务民主协会总裁米德伟、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总裁特温宁、人权观察执行主席肯尼斯·罗斯、自由之家总裁阿布拉莫维茨实施制裁[80]。
2020年9月1日,北德克萨斯大学宣布驱逐中华人民共和国留学该校的公费研究生,此举招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批评[81]。9月2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要求中国驻美高级外交官访问美高校和会见美地方政府官员、中国驻美使领馆在馆外举办50人以上的文化活动均须报美国国务院审批[82]。中国方面则对美驻华使领馆包括美驻香港总领馆及其人员的活动采取对等限制[83]。9月9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已取消1,000多名中国公民的美国签证[84]。同样在9月初,中国政府已停止为驻华美国媒体记者续签记者证[85]。
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在2020年9月投书《人民日报》被拒,随后美国政府公开批评「如果中国想成为一个成熟的大国,习近平总书记的政府就会尊重西方外交官直接与中国人民对话的权利,允许外国记者回到中国,停止恐吓和骚扰调查记者。中国拒绝这样做,表明未经选举的统治集团多么害怕他们自己的人民有自由思想」[86]。
2020年10月21日,美国国务院将《一财全球》、《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周报》和《经济日报》列为外国使团[87]。10月26日,中国则要求六家美国媒体在一周内就其在中国境内的运作进行汇报[88]。11月12日,川普政府下令禁止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军方拥有或控制的企业进行投资[89]。12月2日,川普政府决定缩减中国共产党党员及其直系亲属赴美旅行期限,将中共党员签证有效期限从10年缩短至1个月[90]。12月3日,美国国防部认定四家中资公司中芯国际、中国海洋石油、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为中国军方拥有或控制的公司[91],中国共有35家企业被列入「中国军方企业」名单[92]。这些企业将从纽交所退市[93]。12月4日,美国国务卿庞培欧宣布终止5项美中交流计划,分别为政策制定人士中国教育旅行计划(Policymakers Educational China Trip Program)、美中友谊计划(U.S.-China Friendship Program)、美中领导者交流计划(U.S.-China Leadership Exchange Program)、美中跨太平洋交流计划(U.S.-China Transpacific Exchange Program)以及香港教育与文化计划(Hong Kong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Program) [94],此外还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恐吓胁迫手段的中共统战部人士实施签证限制[95]。2020年12月21日,美国商务部将中芯国际、大疆等58家中国企业以及45家俄罗斯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96][97]。
2021年1月5日,美国总统川普签署行政命令,禁止与包括支付宝以及微信支付等在内的八个中国软体应用程式进行交易[98]。1月14日,川普政府再将中海油、小米等9家中国公司列入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联系的黑名单[99]。
2021年1月17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公开呼吁当选总统拜登对中国永远保持警觉[100][101]。
2021年1月19日,美国国务卿麦克·庞培欧公开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对维吾尔人犯下「种族灭绝罪与反人类罪」,庞培欧的继任者安东尼·布林肯同意庞培欧的说法[102][103]。
2021年-今
2021年1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宣布中方对川普政府国务卿庞培欧等28人实施制裁[104]。拜登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艾米丽·霍恩在给路透社的一份声明中批评中国制裁前川普政府官员的举动是「毫无成效和愤世嫉俗」,敦促美国参众两院谴责这一行动[105]。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指,中方实施制裁「是对这些人在涉华问题上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错误行径作出的回应,是完全正当和必要的」[106]。
2021年2月11日,拜登上任总统后首次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两国元首就中国牛年春节相互拜年,并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拜登在通话中强调自己的首要工作是保护美国人民的安全、健康和生活方式,同时保持印太地区自由开放。拜登又向习近平表达对中国当局在香港的镇压、在新疆侵犯人权的行为和对台湾等地越来越强硬的态度的关注。[107]习近平表示,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台湾、香港和新疆等问题都是中国内政,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美方应该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慎重行事。[108]
2021年3月12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将华为、中兴通讯、海能达、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列为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电讯设备企业黑名单[109]。
2021年3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安克拉治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这是拜登政府时期两国之间首次高层面对面接触[110]。而此次对话火药味十足,被华盛顿邮报评论为「拜登政府首次领教到中国战狼外交作风」[111]。
2021年4月28日,拜登在上任美国总统100天前夕,到国会发表约65分钟的演讲,其间多次提及中国的威胁,他称习近平等独裁者认为在21世纪民主制度不敌专制主义,拜登表明会维护美国利益,应对中国的挑战。拜登在演说中强调专制不会赢得未来,未来属于美国[112][113]。
2021年5月4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在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时说,美国不是要遏制中国,但是中国政府正变得对内越来越压制、对外越来越咄咄逼人,美国与盟友要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114]布林肯又否认中美正进行「新冷战」的说法。[115]6月,拜登签署行政令,将包括华为、中芯国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59家中国企业列入投资「黑名单」,禁止美国人与这些中国公司进行投资交易[116]。2021年6月23日,美国限制对五家中国实体实施出口[117]。
2021年7月,拜登政府以中国打压香港自由为由发布香港商业警示并对7名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进行金融制裁。7月23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对包括前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在内的7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118]。
2021年7月2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天津会见美国副国务卿舍曼时,就如何有效管控分歧、防止中美关系失控明确三条底线:「第一,美国不得挑战、诋毁甚至试图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第二,美国不得试图阻挠甚至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第三,美国不得侵犯中国国家主权,更不能破坏中国领土完整。」[119]中国在会谈中向美国提出一份是要求美国纠正其错误对华政策和言行的清单与一份是中国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在纠错清单里,中方敦促美方无条件撤销对中共党员及家属的签证限制,撤销对中方领导人、官员、政府部门的制裁,撤销对孟晚舟的引渡等;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包括中国部分留学生赴美签证遭拒、中国公民在美遭受不公正待遇、美不法分子滋扰、冲撞中国驻美使领馆等。[120]

2021年7月28日,秦刚赴美履新,担任第11任中国驻美大使[121]。
2021年10月6日,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苏利文于当地时间周三(6日)在瑞士苏黎世会晤。美方强调要确保两国之间的竞争是负责任的,中方则反对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122]
2021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展开视讯会谈,拜登表示,中美双方有责任确保美中关系不转向公开冲突。习近平表示,中美必须加强沟通和合作[123]。习近平强调,中国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搞意识形态划线、阵营分割、集团对抗,结局必然是世界遭殃;冷战的恶果殷鉴不远;希望美方把不打「新冷战」表态落到实处[124]。同时双方就记者签证问题达成一些共识。其中,美方承诺为中国记者颁发一年多次入境签证,并将立即启动国内程序解决中国记者签证停留期问题。中方也同意给予美国驻华媒体记者同等的签证和停留期待遇[125]。
2021年12月21日,中国外交部宣布禁止四名美国人进入中国大陆及香港和澳门,此举为美国就新疆问题制裁中方人员的中国反制措施。[126]
政治
1913年之前美国承认清政府为中国的代表,1913年5月承认北洋政府,1928年承认南京国民政府;1949年至1979年之间,承认位于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为中国的代表。1979年1月1日美国与中华民国断交,同时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随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美,开启了两国高级别的交流。1984年,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访问美国,是首位访美的中国政府首脑。1985年,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成为首位访美的中国国家元首。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分别于1997年、2002年访美,是首位访美的中国最高领导人。而美国总统也曾多次访华。[注 3][127]
目前中美在安全领域的共同利益主要指防止核扩散、全球反恐合作、维护地区稳定和避免台海冲突等方面。美国的官方政策是通过与台湾的《台湾关系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个联合公报,而构成美国自身的一个中国政策,此一个中国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然而美方虽未正式承认中华民国,但亦根据《台湾关系法》,美国对台军售出口大批武器给中华民国,以作为防御中华人民共和国之用。在美国有不少支持中华民国的声音,主要是由于台湾岛处于第一岛链关键位置,对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有极高的战略利益。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表示期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并不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宣称必要时不排除发动战争,以武力解放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第8条也明确规定出现以下3种情况,可以使用武力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分别是:1.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2.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3.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128]因此美国国防部每年向美国国会递交的《中国军力报告》通常都会将中国武力攻台的可能性纳入观察重点之一。[129]
军事
冲突


中美两军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曾互为对手[130]。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总统杜鲁门派遣第七舰队巡逻台湾海峡,并且美军直接进驻台湾,成立了美军协防台湾司令部与美军顾问团,以防解放军「解放台湾」或国军「反攻大陆」[131]。1979年后,两国在部分地区有所交锋,但也保持交流合作。1999年,美军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使馆事件使中美两军关系降到「冰点」。美国国会通过的《2000财年国防授权法》、《迪莱修正案》等限制美国军队的交流范围。2001年又发生中美撞机事件。2009年3月8日,美国海军无瑕号在南中国海海域执行搜索监听中国海军潜艇任务时[132][133],与5艘中国籍船舶遭遇[134],其中两艘舰艇向无瑕号逼近至不到8公尺,挡住无瑕号的去路,迫使无瑕号必须紧急下锚,防止舰艇对撞[135][136]。中国船员还试图破坏无瑕号拖曳的声纳阵列[137]。2014年8月19日,美国海军一架P-8巡逻机飞抵海南岛以东220公里抵近侦察,中国海军航空兵一架歼-11B战机起飞对其进行例行性查证,引发中美双方口水战[138][139]。2015年美军F-18战机降落台南机场事件引发中方的抗议和愤怒,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对美国联邦政府展开交涉[140]。不过美国表示此事件纯属意外,并再次强调一个中国的立场并不会改变[141]。
对话与联系
中美建交后两军机制性不断发展。1986年11月,美国第七舰队的三艘军舰访问青岛,这是美国舰队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港口,也是中美两军第一次大规模的面对面接触[142]。1989年4月11日,中国海军郑和号训练舰由北海舰队司令马辛春中将率领访问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总部珍珠港,这是中国海军军舰第一次访美。一个月后,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等三艘军舰回访了上海[142]。1997年「中美国防部防务磋商机制」建立,至今已举行十次防务磋商。中美两军还在海上军事安全磋商、人道主义救援与减灾和军事环保等方面建立了定期磋商机制。2005年10月伦斯斐首次以美国防部长身份访华,访问第二炮兵司令部,这是外国军队领导人首次参观中国战略飞弹部队。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法伦在2005年9月和2006年5月两度访华,并首次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观摩美军关岛军事演习。2007年5月美军太平洋司令基廷访华,并参观了直接对台海作战的南京军区,在访问其间表示理解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愿望,并愿意提供相关协助。2011年5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访美期间参观了美国最先进的F-22战斗机。2011年7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可·马伦上将访问中国,参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和二炮基地[143]。2013年9月,美国空军参谋长马克·威尔士上将访华期间,参观了中国现役主力战机歼-10并坐进驾驶舱。2014年4月,美国时任防长哈格尔访华时,曾登上中国航母辽宁舰。2014年5月,解放军总参谋长房峰辉上将访美期间,曾参观「雷根」号航母和「科罗拉多」号濒海战斗舰。2014年7月15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强纳生·格林纳特上将访华时曾走进中国海军总部,在旅顺海军基地还登上了中国海军最新服役的056型护卫舰580号大同舰和230号039B型潜艇进行参观。2015年6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范长龙上将访问美国,参观波音公司位于西雅图的1家工厂、3处美军基地以及「雷根」号核动力航母[144]。2015年10月,中国海军「郑和号」训练舰对美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中方指挥员还参观了美海军夏威夷军区司令部[145]。
2019年6月,美国国防部宣布在印太安全事务助理部长薛瑞福麾下新设「国防部中国副助理部长」(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China)职务,为美国国防部21个同级职位中唯一专责单一国家者。该职位的任务是作为美国国防部长在中国事务上的首席顾问[146],并发展、执行中国相关之国防政策、计划、战略及美中双边军事关系。首位担任该职者为前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参谋五处中蒙台国家主任、美国驻华大使馆海军陆战队武官施灿得[147]。
合作
1980年代,中国和美国有过军事武器方面的合作,例如美国卖给中国24架黑鹰直升机以及舰艇动力LM2500燃气轮机,并计划对中国的歼8Ⅱ飞机进行改装,美国称飞机改装项目为「和平典范」,具体内容为美国向中国出售50套机载雷达及火控系统和5套备份、AIM-7M中距空空飞弹,为歼-8Ⅱ换装F404发动机等。六四事件发生后,和平典范项目中止。[148]2013年11月12日至14日,中美两军在夏威夷举行首次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实兵演练。这是中国军队首次派出实兵到美国举行演习[142]。2014年6月,中国派出了「海口」号飞弹驱逐舰、「岳阳」号飞弹护卫舰、「千岛湖」号综合补给舰和「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等组成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编队分别从三亚市、舟山市军港起航,前往夏威夷珍珠港参加「环太平洋—2014」多国军事演习,这是中国首次参加这一类型的军事演习[149]。2016年7月1日中国解放军五艘军舰从舟山启航抵达夏威夷参演「环太平洋—2016」[150],规模仅次美国和加拿大位居第三,战舰为驱逐舰西安号和导弹护卫舰衡水号,另有和平方舟医院船、综合补给舰高邮湖、援潜救生船长岛号,前往夏威夷途中与美国两艘驱逐舰会合并联合演习空中威胁应对,具备防空能力的中美4艘驱护舰,分区域担负对空防御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小型演习由西安号担任旗舰,指挥美国军舰。环太军演正式开始后中方不再参与高强度战争内容,只参与反海盗和人道救援科目,此次特点在于美国制造了一个美军潜舰舱段的模型放于水下,由中方援潜救生船长岛号放下小潜器在水下演练对接,确保有救援美军遇难潜艇的能力。[151]
经贸
概述
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经常左右着中美关系的大局,主要涵盖投资、贸易、汇率、智慧财产权保护等方面。美国在华投资涵盖了极其广泛的领域,几乎每个领域都能看到美国人的身影,美国已经成为中国外资的主要来源地。美国企业在中国设立了超过2万个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中国一些大公司正在成为跨国公司,也在美国有投资。
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核心政经人物有美国方面的前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美国贸易代表柯克、美国财政部长贾克·卢、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等;中国方面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等。对于中美经贸关系,欧巴马政府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融入全球经贸体系,扩大互惠的经贸关系;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垄断性的行业,如邮电、基础设施、电信、金融服务;希望中国大陆能在中国国内市场有效地保护智慧财产权;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提高人民币汇率,以此削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希望美国能进一步开放美国国内市场,取消贸易壁垒,允许中国物美价廉的消费品进入;希望美国能对中国中西部的投资加以关注;希望美国能理解中国在保护智慧财产权上所作出的努力并支持在此方面取得的成果;希望美国能够理解人民币的汇率改革是个渐进的过程,重点在于人民币市场汇率的形成机制的完善;希望美国能够理解大幅度提高人民币汇率无助于解决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只能使其他开发中国家的廉价商品代替中国制造的产品进入美国。
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恢复时,双边贸易额只有1288万美元,到了1978年增长到9.9亿美元。而自1979年至1988年的十年中,中美双边贸易额从24.5亿美元跃升至82.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4.4%。2014年,中美双边贸易规模达到5551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14200亿美元。目前,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而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 [152]
关税贸易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从2001年的281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2,023亿美元。中美贸易总额已经从1992年的330亿美元发展到2011年的4,466亿美元。由于统计口径差距,美国商务部统计数据,对中国逆差从2001年830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2,955亿美元,贸易总额增长到2011年5,032亿美元。美国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超过其国内同类产品的产出。有观点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护国内市场对外国产品施行很多贸易限制,包括贸易壁垒、进口、投资缺乏透明度、进口产品需要许可、法律法规对外国企业的不平等以及要求外国企业通过输出技术以换取市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部分限制已经取消,但仍存在一些贸易壁垒。
低阶组装工业从亚洲新兴工业国家转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逐渐成为加工产品链条中的最后一环。由于美国对进口产品只计算总价格,很多台湾、日本、韩国的产品在中国进行加工最后一道工序后才出口到美国,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的部分被高估。21世纪起,中美贸易逆差成为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主要问题,并涉及人民币汇率。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逆差,2011年达到2023亿美元(中国统计数字)或2955亿美元(美国统计数字)。由于美国国内储蓄不足,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就势必产生贸易赤字。美国对华实行贸易制裁,限制美国具有竞争力的军事等非经济目的的高新技术产品对华出口。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全球贸易失衡的一部分,根本原因是深度的经济结构问题。全球化时代中已开发国家为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把落后产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开发中国家,其产品因具有价格竞争优势深受已开发国家消费者欢迎,已开发国家对此类产品进口需求巨大,由此导致已开发国家对开发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巨额贸易逆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协国家就是这类开发中国家的典型。而中国的加工贸易政策是世界上最宽松的,原产地证发放标准极低,有大量已开发国家的跨国公司利用这项政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加工出口基地,经由香港再出口发展到第三国(地区)的迂回贸易。主要在于通过第三方(主要是香港)的转口贸易是否计算进入中美贸易逆差中。
美国议员查克·舒默和林赛·格雷厄姆提议在国会通过的《舒默-格雷厄姆修正案》要求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商品征收27.5%的惩罚性关税(即报复性关税)。美国贸易代表署2006年3月31日向美国国会提交的《2006年度关于外国贸易障碍的全国贸易评测报告》,其中涉华部分71页(总共700多页)。
美国商务部将在2019年2月17日前完成一份报告,该报告关于进口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是否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届时,川普将有90天的时间采取行动,并推进征收汽车关税事宜。商务部长罗斯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电话采访时表示,该报告目前仍在完成中,但美国有意纠正汽车贸易失衡问题。随着川普政府正与中国展开关键贸易谈判,试图在3月1日前达成一项协议,避免两国贸易战再度升级。
文化
1988年12月,中美建交十周年之际,中华美国学会成立,其宗旨是联络和团结中国各地从事美国研究的学者,协调中国各研究美国的团体和机构的工作,发展中国的美国学研究。[153]
价值观
中国的价值观偏向于春秋时期管仲提出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以消除贫困是改善人权的核心内容。[154]美国提倡的价值观则是西方世界普遍盛行的普世价值,即「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宪政、博爱」。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六四事件的处理方式引起包括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谴责。1990年12月18日至19日,美国负责人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理察·希夫特对中国进行访问,标志着中美人权对话的开始[155]。此后,美国政府接受了许多民运人士和其他被中国政府打压的人士的政治避难申请,如柴玲、魏京生、陈光诚等。[156][157][158]
人员交流
据统计,有11万美国人在中国生活[159],379万美籍华人在美国[160]。据美国中文网综合报导,截止2016年3月,持学生签证(F visa)和短期职业培训签证(M visa)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大陆留学生数量达35万3069人[161]。
2017年起欧美的中国留学生开始大举回国潮引发关注,超过8成留学生回国,其中不少原因是身份转正困难,以及出于家庭团聚考虑,在海外缺乏文化认同感。[162][163]
2020年,唐纳·川普签署第10043号总统公告,禁止部分学生获得F签证或J签证[164]。
注释
参考文献
- ^ 驻华大使到任顺序及递交国书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 Clinton seeks stronger Asia ties. BBC News. 2009-02-16 [2014-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1).
- ^ Bruce A. Elleman. Diplomacy and Deception: The Secret History of Sino-Soviet Diplomatic Relations, 1917-1927. M.E. Sharpe. 1997年: 155. ISBN 978-0-7656-0142-1.(英文)
- ^ Pugach, Noel H. American Friendship for China and the Shantung Question at the Washington Conferenc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1977, 64 (1): 67–86 [2016-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6).
- ^ Griswold, The Far Eastern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1938) pp 326-28
- ^ 丁咚. 次冷战和中美关系的未来. 纵览中国. [2016-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 吴国光. 论后冷战时代的中美关系. 《当代中国研究》. 1996年, (第2期) [2016-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 中美关系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 [2017-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8).
- ^ 汪洋:中美关系像夫妻 不能离婚收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亚太日报,2013年7月12日
- ^ 网易.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再获确认 “习奥会”后将走向新高度(图)_网易新闻中心. news.163.com. [2016-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5).
- ^ Boston Study Group on Middle East Peace. 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 Resource Library: Viewpoints: Moving the G-2 Forward. Fpa.org. 2009-05-14 [2010-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8).
- ^ 金哲. 习近平的“东升西降”世界观与现实的矛盾. 美国之音. 2021-03-24 [2021-03-24] (中文(简体)).
- ^ Kate O'Keeffe; Michael C. Bender; Chun Han Wong. Coronavirus Casts Deep Chill Over U.S.-China Relation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0-05-06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英语).
- ^ 驻美国大使秦刚抵美履新.
- ^ Jessie Yeung; Nectar Gan. Soon, neither the US nor China will have ambassadors in each other's capitals. Will it make a difference?. CNN. 2021-06-23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 ^ Population by sex, annual rate of population increase, surface area and density (PDF).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2015-04-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11-10).
- ^ 17.0 17.1 17.2 by type:. CIA2015年2月数据. Cia.gov.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 ^ 18.0 18.1 by type:. North America :: United States — The World Factbook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gov.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6).
- ^ 19.0 19.1 19.2 参见美国经济
- ^ 华侨华人分布状况和发展趋势.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 [202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 ^ 广州迎来“中国皇后”号来访与美中商路建立226周年. 美国领事馆. [2016-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 22.0 22.1 22.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 ^ 茅家琦《蒋经国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变》,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97页。
- ^ 当时的台湾电视新闻视频. [201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9).
- ^ 联合国安理会第1373号决议
- ^ 出手阔绰不差钱 赴美中国游客暴增提振美国经. 凤凰网. 2011-09-27 [2017-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8).
- ^ 美联航承载首批中国赴美观光旅游团游客启航. 新闻稿. 2008-06-19 [2017-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8).
- ^ 美国总统夫人首次单独访华,将与彭丽媛会面. 新浪网. 2014年3月19日 [2016-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 米歇尔访华背后的“第一夫人外交”. 新华网. 2014年3月22日 [2016年12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8月7日).
- ^ 美第一夫人与习近平会面. 美国之音. 2014-03-21 [2016-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习奥会成果未达预期,分歧难消. 纽约时报. 2015-09-26 [2015-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7).
- ^ 习近平致电祝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 新华社. 2016-11-09 [2017-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1).
- ^ 周效政 陈贽 朱东阳. 习近平同特朗普开始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新华社》. 2017年4月7日 [2017年4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4月8日).
- ^ 徐一凡. 特朗普祝贺习近平再次当选中共总书记. 侨报. 2017-10-25 [2017-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8).
- ^ 吴嘉林、许可. 美国总统特朗普抵京访华. 《新华社》. 2017年11月8日 [2017年11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1月9日).
- ^ 乐然/苗子. 特朗普访华插曲:“核足球”引“碰撞”. 德国之声. 2018-02-19 [2018-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 ^ 中美贸易战:特朗普亲手给了中国“亮剑”的机会. 观察者网. 2018-03-24 [2018-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1).
- ^ 反击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中国“大招”引外媒猜测. 海外网. 2018-03-27 [2018-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8).
- ^ 彭斯副总统有关美国政府中国政策讲话全文翻译. 美国之音. 2018-10-05 [2018-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5).
- ^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美领导人在涉台等问题上无端指责中国答记者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8-10-05 [2018-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6).
- ^ 王萌萌 (编). 中美元首达成共识 停止加征新的关税. 新华社. 2018-12-02 [2018-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2).
- ^ 王萌萌 (编). 中美元首会晤达成重要共识. 新华社. 2018-12-02 [2018-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2).
- ^ 王萌萌 (编). 王毅:双方同意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新华社. 2018-12-02 [2018-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2).
- ^ 中美贸易战休战:G20特习会达成共识,明年1月1日不提高中国商品关税. BBC中文网. 2018-12-02 [201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3).
- ^ 【习特会】中:停止相互加征新关税 美:停加关税90日 若谈判无协议加至25﹪. 众新闻. 2018-12-02 [2020-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 ^ 不理中国抗议 川普签署西藏旅行对等法生效. 联合报. 2018-12-20 [2018-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0).
- ^ U.S. Designates China as Currency Manipulat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9-08-05 [2019-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5).
- ^ 美再出新规:中国外交官见美官员需事先通报. Bbc.com. 2019-10-17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 ^ 美国财政部取消对中国“汇率操纵国”的认定. 新华社. 2020-01-14 [2020-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4).
- ^ 美国将五家中国官媒列为“外国使团”加强限制中共在美影响力. Bbc.com. 2020-02-19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 ^ 中国驱逐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的时机与世界舆论. Bbc.com. 2020-02-19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31).
- ^ 美国宣布限制中国官媒在美雇员人数. Bbc.com.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 ^ 中方针对美方打压中国媒体驻美机构行为采取反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0年3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3月18日) (中文(中国大陆)).
- ^ 再次还击?美国收紧对中国记者签证规定. [2020-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1).
- ^ 肺炎疫情:中美“口水战”延至疫苗研发. BBC News 中文. 2020-06-08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5) (中文(简体)).
- ^ 中国外交部连发推文 指美军带病毒进武汉. CNA News 中文. 2020-04-15 [2020-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2) (中文(简体)).
- ^ 华为争端:美国升级对华为的出口限制. BBC News 中文. 2020-05-15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9) (中文(简体)).
- ^ 中美关系:特朗普下令取消香港特殊贸易地位、制裁中港官员、退出世卫组织. [2020-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30).
- ^ 新浪财经. 美国拟禁止6月中旬起中国客运航班赴美 留学生或可尝试转机回国.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 ^ 美国交通运输部:取消中国航空公司禁飞令 改为每周两次客运航班. 2020-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 ^ 美国务院宣布:被定为外国使团的中国官媒驻美机构又增四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美国之音.
- ^ 张蔚然. 外交部宣布对美反制措施:要求美国联合通讯社等四家媒体向中方申报信息. 中国新闻网. 2020-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2).
- ^ David Brunnstrom.U.S. starts paring back Hong Kong's special status due to security law. Reuters. June 30,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30).
- ^ 蓬佩奥:将向损害香港高度自治中共官员实施签证限制.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0-06-26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6) (中文(简体)).
- ^ 美众议院全票通过《香港自治法案》 参议院最快周四表决送交白宫. 法广. 2020年7月2日 [2020年7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7月2日).
- ^ 美捍卫维吾尔人权 制裁陈全国等中国高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德国之声.
- ^ 中国就新疆问题制裁卢比奥等美国议员和官员. 联合早报.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美国首次否认中国在南海“九段线”主张,指责中国行动“非法”. BBC News 中文. 2020-07-14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5) (中文(简体)).
- ^ 于潇清; 刘栋. 美要求关闭中国驻休斯顿总领馆,外交部:必作出正当必要反应. 澎湃新闻. 2020-07-22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 ^ 中国外交部通知美方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russiaembassy.fmprc.gov.cn. [2020-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4).
- ^ 中国外交部通知美方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 mil.news.sina.com.cn. [2020-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4).
- ^ 蓬佩奥发表中国政策演说 称自由世界可再次战胜暴政【全文】. 中央社CNA. 2020-07-24 [2020-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中文(台湾)).
- ^ 蓬佩奥中国政策演说被指“临战宣言” 学者忧美中冲突升级加速脱钩. 美国之音.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7) (中文).
- ^ 国务卿蓬佩奥呼吁中国人民改变中共. 美国之音. 2020-07-24 [2020-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4).
- ^ 蓬佩奥发表“新铁幕演讲” 呼吁世界和中国人“改变中国共产党”. BBC News 中文. 2020-07-24 [2020-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中文(简体)).
- ^ 存档副本. [202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 ^ http://www.xinhuanet.com/2020-08/25/c_1126407807.htm%7Cdead-url[失效连结]
- ^ 美国宣布制裁11名中港官员,林郑月娥首当其冲. BBC News 中文. 2020-08-07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中文(简体)).
- ^ 中【港版国安法】11名被制裁官员物业资料及家属国籍 一贴睇晒. 苹果日报. 2020-08-07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参数
|newspaper=
与模板{{cite web}}
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news}}
或|website=
) (帮助) - ^ 外交部宣布制裁11名美国人. 新华社. [2020-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 ^ 北京谴责美国大学驱逐中国官派留学生 华春莹批污名化.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 ^ 美方要求中国驻美高级外交官访美高校等须报审批 外交部回应. [2020-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9).
- ^ 中国对美驻华使领馆及人员活动采取对等限制措施 包括驻香港总领馆人员. [2020-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1).
- ^ 焦点:美国取消逾千名中国公民签证 称他们与中国军方有关. [2020-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1).
- ^ 中美记者签证战 驻美中国记者延签如失败须走人 北京称再报复. [2020-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 ^ The Hypocrisy of the PRC’s Propaganda System. State Department Home. 2020-09-09 [2020-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 ^ 美反制中国宣传 增列六家媒体为外国使团. [2020-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 ^ 媒体战升级 中国要求六家美国媒体驻华分社汇报运营细节. [2020-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 ^ 特朗普政府公布行政命令:禁止美投资者投资与中国军方有关联企业. [2020-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 ^ 美国限缩中共党员签证效期 从10年减为1个月. [2020-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 ^ 中芯国际和中国海油被加入美国防部黑名单 中美关系或再降温. [2020-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 ^ 中芯国际被美国防部列入黑名单 特朗普继续施压. [2020-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 ^ 纽交所将按照特朗普政府行政令摘牌三家中国运营商. [2021-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 ^ 反制中国大外宣 蓬佩奥宣布终止五项美中交流计划. [2020-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 ^ 继限制中共党员及家属旅签后 蓬佩奥宣布将对压制异见的中国统战人士实施签证限制.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 ^ 美将59家中企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商务部回应. [2020-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 ^ 焦点:美国发布与中俄军方关联实体名单,包括中航工业七家下属企业(更新版). [2020-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禁止与支付宝等中国应用交易.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 ^ 小米等九企业列美黑名单 中海油也被制裁. [202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 潘斯临别忠告 吁拜登政府永远对中国保持警觉. 世界日报. 中央社. 2021-01-17 [2021-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 ^ McFall, Caitlin. Pence urges Biden administration to have ‘eternal vigilance’ in standing up to China. Fox News. 2021-01-16 [202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美国英语).
- ^ 美认定新疆维族遭种族灭绝 新政府表态同意. 德国之声. 2021年1月19日 [2021年1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3日).
- ^ 国务卿对新疆暴行的认定. 美国驻华大使馆和领事馆. 2021年1月19日 [2021年1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0日).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蓬佩奥等人实施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1-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 Martina, Michael. Biden administration calls China sanctions on Trump officials 'unproductive and cynical'. Reuters. 2021-01-21 [2021-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英语).
- ^ 2021年1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1-01-21 [2021-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 ^ 拜登与习近平通电话 表达对香港、台湾和新疆现状的关注. BBC. 2021-02-11 [2021-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 ^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 新华网. 2021-02-11 [2021-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3).
- ^ 美国再将华为列入威胁国家安全企业黑名单.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 ^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将于下周举行 中国外交部称美应客观、理性看待中美关系(更新版). [2021-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 ^ 杨洁篪是否严重失态. [2021-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 ^ 拜登:习近平在打赌美国的民主赶不上专制. 美国之音. 2021-04-29 [2021-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1).
- ^ 首国会演说 倡世代投资先于贸战 拜登吁投32万亿与华竞争. 苹果日报. 2021-04-30 [2021-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5).
- ^ 布林肯:美国不是要遏制中国 但要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美国之音. [2021年5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5月7日).
- ^ 美国务卿布林肯否认中美进行「新冷战」. 香港01. [2021-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6).
- ^ 59家中企被拉进“黑名单”,美变本加厉意欲何为. [2021-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5).
- ^ 美国限制对五家中国实体出口 中国外交部称对此强烈谴责. [2021-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9).
- ^ 中国制裁美前商务部长等六名个人及一家实体 白宫:不会被中方行动所吓住. [2021-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2).
- ^ 记者:潘洁、宋瑞; 责任编辑:张欣然. 王毅:明确中方对中美关系的三条底线. 新华社. 2021-07-26 [2021-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9).
- ^ 作者:林日 青木 黄培昭 刘洋 陈康 王伟 柳玉鹏; 责编:袁小存. 天津会谈向美方提出两份清单、三条底线,专家:中方占据了主场,更占据了主导. 环球时报. 2021-07-27 [2021-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9).
- ^ 驻美国大使秦刚抵美履新.
- ^ 杨洁篪与沙利文会谈 强调反对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 联合早报. 2021-10-07.
- ^ 拜习会登场 拜登:美中有责任避免公开冲突[影]. [2021-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8).
- ^ 〈中美领导人视频会晤 强调相互尊重 和平共处 合作共赢 习近平︰中美巨轮把稳舵 不偏航 不失速 更不能相撞〉. 文汇报 (香港). 2021-11-17: A1, A20.
- ^ 中美就媒体问题达成共识 美舆论指“初步但意义重大的突破”. [2021-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7).
- ^ 美国因涉疆问题制裁中国官员 中国反制禁止四名美国人入境中国包括港澳. [2021-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1).
- ^ 中美关系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 [2016-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1).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第八条
- ^ 两岸军事竞争恶化 官方关系转趋紧张. 联合新闻网.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 ^ 梁敬𬭚:《中美关系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263页。
- ^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529页. 2012 ISBN 978-7-5432-2049-2。
- ^ Officials: Ship in China spat was hunting sub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MSNBC 2009-03-10
- ^ 美国防部官员承认美监测船在中国南海搜集情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新浪网 2009年3月11日
- ^ 中国否认舰艇骚扰美国监测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BBC 2009年3月10日
- ^ 美国海军测量船用消防水龙头向中国舰艇喷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新浪网,2009年3月11日
- ^ 专家分析军船对峙之谜[失效连结],苹果日报 (香港),2009-03-11
- ^ 美指中方图毁无瑕声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新浪网 2009年3月22日
- ^ 美军谈歼11拦截P8:犹如法拉利绕着笨重校车转圈. [2016-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 简氏:歼11未来将迫降美军P-8 以获取技术. [2016-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 2015年4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5年4月2日 [2015年4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6日) (中文(简体)).
- ^ 美国军机离台结束两天意外之旅. 美国之音. 2015年4月4日 [2015年4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5日) (中文(简体)).
- ^ 142.0 142.1 142.2 中美80年代军事合作秘闻:超7变"枭龙" F-14敞开看. 国防部网站. 瞭望东方周刊. 2014-02-18 [2016-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 马伦向美总统报告:永远不要和中国打仗 赢不了. 军情观察. 2011-07-14 [2016-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 美媒披露范长龙访美行程 将访3处基地1艘航母. 国际在线. 环球网. 2015-06-08 [2016-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 王鸣鸣. 中美军事交流常态化的战略意义. 《环球》杂志. 2015年10月28日, (第22期) [2016-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 Aaron Mehta. The Pentagon has created a new office solely focused on China. Is that a good idea?. Defense News. 2019-10-01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4).
- ^ Chad Sbragia, 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China.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19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3).
- ^ 建设杂谈. 已忽略文本「 季辛吉访华50年,中美关系走过4 阶段(一) 」 (帮助)
- ^ 。陈志芬; 叶靖斯. 中国军方派四舰艇参加「环太平洋」联合军演. BBC中文网. 2014-06-09 [2016-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6) (中文(香港)).
- ^ 联合报-2016环太平洋军演. Udn.com.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7).
- ^ 秦思. 央视-我海军参演“环太”. Tv.cctv.com.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 ^ 高虎城.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撰文谈中美经贸关系. 人民网. 人民日报. 2015年9月21日 [2016-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8).
- ^ 《北京社会科学年鉴 2005》 张文启主编;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着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5 第687页.
- ^ 《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国新网. 2016-10-17 [2016-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 中美人权对话今在华盛顿举行. 新民网. 2010年5月14日 [2016年12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21日).
- ^ 学运领袖. 北京爱国民主运动日志. [2013年12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7日) (中文(繁体)).
- ^ 民运人士要剥光猪验证 港英高层力劝黄雀核心:别走近海边. 《苹果日报》. 2009年5月22日 [2013年12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7日) (中文(繁体)).
- ^ Melinda Liu. Still on the Wing; Inside Operation Yellowbird, the Daring Plot to Help Dissidents Escape. 《新闻周刊》. 1996年4月1日 [2013年12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6月10日) (英语).
- ^ By Calum MacLeod, USA TODAY. : A guide to success in China, by Americans who live there. Usatoday.com. 2005-11-18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1).
- ^ Selected Population Profil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8-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2).
- ^ 美国际学生数量达120万 中国留学生35万. 人民网. 2016年5月1日 [2016-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 L_204285. 留学生,你为什幺回国?. Opinion.haiwainet.cn. 2017-07-18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 ^ 2017中国留学发展报告. Opinion.jrj.com.cn.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 ^ Suspension of Entry as Nonimmigrants of Certain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ederal Register. 2020-06-04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外部连结
|
|
参见
- 中国驻美国大使列表、美国驻华大使列表
-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 两国集团、中美国、新型大国关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美国的情报活动
- 美国在华间谍活动
- 中美航线
- 香港与美国关系、澳门与美国关系、台美关系
- 台湾问题 (对台军售、《台湾关系法》、《台湾安全加强法》、《六项保证》)
- 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八国联军之役、辛丑条约
|
|
|
#
- 1月1日
- 2007年5月
- 2009年中美电影节
- 2014年5月
- 2016年中美电影节
- 2017年2月
- 2017年2月中國大陸
- 2017年中国大陆
- 2017年美國總統就職典禮
- 2019年1月中國大陸
- 201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機越過臺灣海峽中線事件
-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2021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 2021年美國
- 2022年南西·裴洛西出訪亞洲
- 2022年南西·裴洛西訪問台灣
- 2022年南西·裴洛西訪問台灣的反應與影響
- 3T
- ND5型柴油机车
- 一中政策
- 一条线、一大片
- 上海图书馆
- 东亚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年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列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被禁电视剧列表
- 中印边境战争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
- 中国民族主义
- 中国行动计划
- 中国-欧盟关系
- 中國的最後警告
- 中國-挪威關係
- 中德关系
- 中情局西藏项目
- 中日关系
- 中美
- 中美教育基金
- 中美贸易战
- 中苏交恶
-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機構列表
- 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
- 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 (蔡英文時期)
- 中越战争
- 九一三事件
- 余茂春
- 使命召唤:突击队
- 修昔底德陷阱
- 假设我们有一个开罐器
- 克萊爾·李·陳納德
- 入关学
-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 内战战争罪犯名单
- 刘亚伟
-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北京核安保示範中心
- 周汉民
- 四水六崗
- 围堵
- 国共内战
- 國家情報總監
- 團契基金會
- 基辛格中美研究所
- 尼克松在中国 (歌剧)
- 屈穆尔
- 展望 (美國雜誌)
- 崔立如
- 州長 (美國)
- 布鲁金斯学会
- 张召忠
- 张家栋
- 徐佑典
- 戰地風雲4
- 戰略模糊
- 戴博
- 拉结会堂
- 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
- 文化大革命年表
- 旋风九日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歷史
- 朝鲜战争列表
- 朴正熙
- 李克强出席联合国大会暨访问加拿大和古巴
- 李名信
- 杨振宁
- 林書豪
- 江澤民之死
- 江澤民專機事件
- 汪洋 (全國政協主席)
- 温家宝外交访问列表
- 漢斯·摩根索
- 熊猫外交
- 獨裁政體
- 理查德·霍布魯克
- 百人会
- 章文晋
- 第三党 (美国)
- 紙牌屋 (美國劇集)
- 美国众议院政党领导人
- 美国内阁
- 美国各州法院系统
- 美国国会
- 美国外交政策
- 美国总统选举
- 美国政治
- 美国最高法院
- 美国签证政策
-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
- 美国联邦司法机构
- 美国联邦地区法院
- 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
- 美国首席大法官
-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 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
- 美國中期選舉
- 美國優先權順序
- 美國參議院臨時議長
- 美國政府問責署
-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 美國眾議院議長
- 美國總統繼任順序
- 美國聯邦機構列表
- 美國選舉
- 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
- 美軍觀察組
- 翁心梓
- 莫凯歌
- 蓝队
- 蜗牛事件
- 裴敏欣
- 西湖
- 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国元首及最高领导人列表
- 贝拉克·奥巴马
- 资中筠
- 迈克·华莱士
-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
- 金无怠
- 金灿荣
- 金门炮战
- 锦江饭店
- 陶文钊
- 霸权稳定论
- 青岛港客运站
- 马克·米利
- 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机构列表
- 龍門 (舊金山)
- 龙柏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