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孟关系
![]() | |
![]() 中国 |
![]() 孟加拉 |
---|---|
外交代表机构 | |
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 | 孟加拉国驻华大使馆 |
外交代表 | |
大使 李极明 | 大使 马赫布·乌兹·扎曼[1] |
中孟关系,是指历史上的中国和孟加拉国(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两国自1975年10月4日建交。
历史
1971年3月26日,孟加拉国宣布独立,脱离巴基斯坦管治,并引发了第三次印巴战争。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巴基斯坦关系密切,基于维护巴基斯坦主权完整的立场,中国于1972年否决了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的申请。1974年2月,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相互承认,同年中国同意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1975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承认孟加拉国[2]。10月4日两国正式建交。
- 2014年6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在昆明举行中孟经贸联委会第13次会议。
-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谢赫·哈西娜,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于2014年6月6日至11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
- 2014年6月10日,在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孟加拉人民共和国联合公布《关于深化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21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孟加拉国纪念「国父」穆吉布·拉赫曼诞辰100周年暨庆祝独立50周年活动发表视频致辞,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哈米德总统、哈西娜总理以及孟加拉国政府和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3]。
经贸关系
1983年11月,两国共同成立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联合委员会,轮流在两国首都开会。2006年1月起,中国在《曼谷协定》框架下向孟加拉84种商品提供零关税待遇。而在2008年、2009年,中国商务部采购团前往孟加拉签署合计1.5亿美元的采购合约。
2015年中国和孟加拉的贸易额达到147亿美元,与过去同期相比增长了17%,其中中国出口139亿美元,孟加拉出口8亿美元。中国自孟加拉进口的商品主要有皮革、棉纺织制品和鱼类食品等原料性商品。出口商品包括纺织品、机电产品、水泥、化肥、轮胎、生丝、玉米等。
孟加拉是中国主要受援国之一,也是中国在南亚承包工程的传统市场。截至2015年底中国在孟加拉直接投资1.87亿美元,孟加拉在华投资有4114万美元。
文化合作
中孟两国自1976年开始互派留学生。目前中国接受孟加拉428名奖学金留学生。2006年中国在孟加拉南北大学设立孔子学院,2009年在山度玛丽亚大学成立孔子课堂。
交通
2005年5月开通了北京至达卡的直航。同年孟加拉成成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8月,中国昆明与孟加拉吉大港市建立友城关系。2015年,中国与孟加拉双边往来总人数达13万人次,中国公民前往孟加拉共5万人次。
军事关系
中国与孟加拉建交后展开许多军事合作。两军主要在人员培训和装备技术援助等方面合作。2009年孟加拉海军、空军参谋长分别前往中国参加中国海、空军成立60周年阅兵、庆典等活动。[4]
注释
- ^ 驻华大使到任顺序及递交国书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 周恩来总理电告艾哈迈德总统 中国政府承认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人民日报》1975年9月1日第1版
- ^ 习近平向孟加拉国纪念“国父”穆吉布·拉赫曼诞辰100周年暨庆祝独立50周年活动发表视频致辞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www.fmprc.gov.cn. [2021-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8).
- ^ 中国同孟加拉国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6-12 [2017-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1).
参见
- 孟加拉国经济
- 孟加拉国外交
外部连结
-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官方网站(简体中文)(英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