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Bank of China Limited
简称 中国银行
股票代号
支付系统行号
  • 总行:104100000004
  • 总行营业部:104100000045
  • 总行银行卡中心:104100000633
  • 基金托管部交易管理中心:104100000131
证券识别码 CNE1000001Z5
SWIFT识别码 BKCHCNBJ
WKN识别码 A0M4WZ
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 B0003H11100000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000001000013428
银行类别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开设日期 1912年2月5日​(110年前)
邮递区号 100818
总部地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号
标语口号 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
董事长 刘连舸
行长 刘金
年营业额 4,836.30亿元人民币(2016)[1]
税前盈余 2,224.12亿元人民币(2016)[1]
税后盈余 1,840.51亿元人民币(2016)[1]
资产 267,224.08亿元人民币(2021)[1]
股东权益 14,116.82亿元人民币(2016)[1]
实收资本额 2,943.88亿元人民币(2016)[1]
员工人数 308,900(2016)[1]
主要股东
主要子公司
网站 www.bankofchina.com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语:Bank of China Limited缩写BOC),简称中国银行中银中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第四大银行,为财政部管理的中央金融企业之一。如今「中国银行」四字为郭沫若所题,原上海时期的「中国银行」四字为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所题。

中国银行是全球29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之一[3],在《财富》杂志的2018年世界500强排名中位列第46位;2018年,在全球权威杂志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杂志公布「2018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位居全球第三,一级资本为2,240亿元美元。[4]

历史沿革

大清银行时期

中国银行总行大楼(北京)

1905年,政府成立大清户部银行总行设在北京西交民巷,并在天津上海汉口济南张家口奉天(今沈阳),营口库伦重庆南昌设立分行。贾继英为第一任行长。户部银行是中国历史上继中国通商银行之后第二家银行。

1906年,户部改为度支部,「大清户部银行」改名为「大清银行」。

1909年,大清银行设立杭州开封太原福州长春广州芜湖长沙西安云南江宁支行。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大清银行倒闭。

民国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吴鼎昌为监督,在大清银行基础上筹建官商合办股份制中国银行。因吴鼎昌与临时政府财长周学熙不合,后由孙多森接手重建事宜。中国银行章程一百二十条章程以及八局制度全盘仿效于日本银行制度。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海市汉口路3号大清银行旧址开业。孙多森担任第一任总裁。

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杀,袁世凯善后大借款被公开,北洋军阀国民党公开决裂,梁士诒将孙多森赶下台,中国银行落入袁世凯手中。

1914年2月,《国币条例》颁布,同时设立币制局,发行新银币,因为银币上有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大头」。8月1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与钱业公会达成协议,将以前货币一律取消,只流通袁大头。

1916年3月22日,强行登基的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梁世诒提出停止兑换银元,中交两行合并,形成了对抗北洋政府的「抗兑事件」。中行信用破产。

1924年8月15日,中央银行成立后,成为中华民国广州政府的中央银行,往后也一直是中华民国的中央银行。1927年3月,北伐军到达上海,中国银行从北洋政府手中转移到国民政府手中。1928年,中国银行反对南京国民政府将其改组为国家银行的命令并多次拒绝为国民政府提供财政垫款。

中国银行纽约分行

1928年10月26日,中国银行转为政府特许国际汇兑银行,总行从北京回到上海在外滩的德国总会大楼办公。1929年11月4日,中国银行伦敦分行成立。

1934年,中国银行拒绝认购南京国民政府为筹措军费发行的国债。

1935年3月23日,孔祥熙突然宣布,政府将要对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实行管制,要求两行增发股票,要把两行之控制权交给政府[5]。1935年4月,中国银行进行增资改组,孔祥熙宣布由宋子文接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和总经理(后来为拉拢江浙资本集团,宋子文只任董事长,总经理由江浙资本集团之宋汉章担任),但宋子文是董事长实际控制人。国民政府通过改组,只用几张公债预约券,便把中国银行夺去为四大家族所私有,从此变为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大银行。[6]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国共内战失利,退守台湾,总管理处随中华民国政府迁至台湾台北,1972年改组并更名为「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以防止中共当局以继承中国的名义接收资产。留置中国大陆之中国银行各部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归国有,并续称「中国银行」,曾成为唯一指定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其在海外的分行继续运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中国银行台北分行,成立于2011年6月22日
新加坡中国银行大楼

4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到天津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接管中国银行的方针和政策;国民政府「四行」、「二局」、「一库」中,中国银行有其特殊性,即有商股,有海外机构,历史悠久。全国解放后,中国银行要建成面向海外的外汇专业银行。为此,中共中央原则上决定继续保留中国银行的原名义、原机构和原有员工。1949年5月下旬,上海被中共接管后,中共中央对中国银行机构、人员的方针,要求原封复业,稳步改造,尽快恢复营业。龚饮冰任总经理,冀朝鼎詹武任副总经理,项克方任上海分行经理。6月5日,上海中国银行宣告复业。6月16日,总管理处致电海内外各分支机构,要求全体员工保护行产、卷宗、帐册、统计资料等,坚持职守。

50年1月9日外汇专家、时任香港分行行长、总经理、中国国货公司董事长的郑铁如投共,带领全体员工宣布向北京总管理处投诚。缅甸、印度、新加坡、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中国银行分支机构也随后致电宣布起义。

50年4月9日中国银行董事会在北京召开。南汉宸被选举为董事长。1950年12月16日,美国颁布《冻结中朝资产条例》,共计冻结中国各银行资产4,156万美元,中国银行损失最为惨重。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邦宣告独立,排斥中国银行在马来亚的活动。1958年12月4日,马来亚通过银行法案修正案,强制中国银行槟榔屿吉隆坡两经理处停止营业。

63年新加坡和马来亚合并,成立马来西亚联邦,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出现挤提。马来西亚强制接管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共和国。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重新营业。

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中国国务院指定由中国银行负责办理中国被美国政府冻结资产。1983年7月,中英谈判,港币暴跌,中资银行遭到挤兑。中国银行出资拯救13家中资银行。港澳中银集团成立。

1989年6月5日,六四事件,港澳中资银行爆发挤提。

94年起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及澳门分行分别成为香港澳门地区的钞票发行银行。中国银行(香港)集团成立于1980年代,由原以中国银行为首的13家银行合并而成。除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外,参与合并的银行包括两家香港注册的银行(华侨商业银行、宝生银行),南洋商业银行(部份分行,但已出售),八家内地成立银行的香港分行(广东省银行新华银行中南银行金城银行国华商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盐业银行集友银行)。交通银行在香港的业务曾经有一段时间也属于中国银行集团,但已于1998年回归交通银行总行管理。

90年代中行踏入财务重组阶段。98年中国银行获中央政府注资425亿元人民币,1999年和2000年中行以出售不良资产方式,获注资2,674亿元。2003年,中央汇金向中行注资1,864亿元。2004年中行出售总帐面值2,720亿元的不良贷款[7]

05年8月苏格兰皇家银行联合李嘉诚的私人基金和美林国际以30.48亿美元入股中行9.61%,淡马锡全资附属公司亚洲金融控股以15.24亿美元入股4.8%。同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以7,374万美元入股0.23%。[7]

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招股(IPO)255.69亿股,每股最后定价2.95港元,首日收市价为3.40港元。[8]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每股最后定价3.08人民币,同日成为上证综指成分股。[9]2006年12月4日,中国银行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创下最短时间成为香港蓝筹股的股份公司。

15年12月18日中银香港以680亿港元出售南洋商业银行全部已发行股份给信达金控

中国银行东京分行

10年7月2日中国银行每10股供最多1.1股比例,集资最多600亿元,按基准测算,该行共计可供股数量不超过279.22亿股,其中A及H股分别最多195.6亿及83.62亿股。2021年11月30日,银保监会甘肃监管局(下称「甘肃银保监局」)发布公告,同意中国银行兰州分行(下称「中行兰州分行」)终止营业[10]。从中行兰州分行获批成立到终止营业,不足三年时间。

分支机构

截至2016年末,中国银行在中国大陆地区拥有37家一级分行、326家二级分行及10,287家分支机构,在境外2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578家。

中国大陆分支机构

福州市中国银行

境外主要分支机构

北京奥运的中银提款机
加拿大万锦市分行
马来西亚蒲种分行
重庆分行
深圳地铁站无人银行

相关争议

所涉案件

2009年9月,波兰A2高速公路50公里工程招标,中国中铁的子公司中国海外工程公司以4.5亿美元的竞价赢得承包权,不到波兰政府预算10亿美元的一半。工程由中国银行与中国进出口银行无条件担保。2011年,在工程因为超出预算太多取消后,中国银行与中国进出口银行拒绝支付保证金给波兰国道及高速公路总局,只有德意志银行支付了它的保证金部分。波兰国道及高速公路总局已在北京和郑州的法院对银行提起诉讼,试图取得保证金。[11][12][13][14][15]

2013年9月18日,美国纽约州上诉法庭裁准一群遭巴勒斯坦恐怖份子攻击的以色列人及遗族在美国对中国银行提起诉讼,罪名是帮助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洗钱[16]。中国银行否认帮助恐怖组织[17]。以色列情报员沙亚是本案关键证人。2013年11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下令阻止他出庭作证。原告表示,以色列政府原先表示会协助诉讼,后来在中国的压力下改变立场[18][19][20][21]

2014年7月9日,据中国中央电视台报导,中国银行涉嫌造假洗钱案。而这一洗钱案涉及到的金融产品则是「优汇通」(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根据中国外汇管理规定,每人每年最多只能购汇等值五万美元[22]。随后,中行发布声明表示报导与事实有出入。「优汇通」业务有严格的业务操作流程,对资金用途证明材料和资金来源证明材料有统一和明确的办理标准,业务办法和操作流程均已事先报备。办理时对业务材料进行了逐笔审核,且每笔业务均输入监管业务系统,较好防范了业务风险。报导中提及的「地下钱庄」和「洗黑钱」情况与事实不符[23]

2015年6月,义大利检方考虑控告中国银行米兰分行涉嫌帮助当地华人洗钱。据悉从2008年义大利警方就开始名为「现金河」(River of Money)的调查项目,针对在义大利托斯卡纳地区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华人犯罪团伙。2017年2月17日,中行与义大利当局达成庭外和解,中行支付60万欧元(约437万元人民币)罚金。此外,中行米兰分行四名职员因违反反洗钱规定被法院判处两年缓刑[24][25]

银行员工涉诈骗案

2015年5月8日,中行杭州延安路支行遭到大批储户围攻,据报导自2010年起,原中国银行员工陆某伙同李某等人,以「可通过其办理高息存款」为由,诱使客户将资金和身份资料交于其办理,并伪造银行承诺函,吸收储户资金[26]

原油宝事件

2020年4月20日,因西德克萨斯中间基原油收报-37.63美元/桶,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参考该价格结算或移仓。此举引发投资者哗然[27]。多个投资者表示不满,认为中行原油宝未能够主动根据合约交割时间20日晚上10时,转仓至6月,因此产生巨额亏损[28]。原油宝自4月22日起暂停新开仓交易[29]。5月4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认定,中行应自行承担穿仓损失。出于投资者适当性的基本原则,将在后续处置中对大小户区别对待[30]。5月5日,中国银行提出和解协议,原油宝投资人的负价亏损部分由中行承担,中行将返还以负价结算后从投资人保证金帐户中扣除的资金,投资人可能可以拿回20%的保证金[31]。5月6日,根据一名投资者的起诉,河南夏邑县法院就原油宝事件立案。原告请求中国银行承担全部损失[32]。同日,北京威诺律所亦公开一份投资者公开信,律师并指原告期望的赔偿比例在60%至80%之间[33]。5月12日,《中国基金报》的报导称,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和盈科律师事务所2家律所要求其律师停止代理原油宝客户诉讼中国银行的相关案件。并报导有消息指,盈科律师事务所称停止代理的原因是该所与中国银行和其下属分支机构有常年客户关系,而受到压力[34][35]

5月19日,中国银保监会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持续高度关注原油宝事件,要求中国银行与客户平等协商,依法依规解决问题。据中国银行披露,该行与客户和解签约率已经超过80%,并正在全面梳理审视产品设计、业务策略和风险管控等环节和流程[36]

12月5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处罚结果,中国银行被罚款5,050万元,该公司4名员工合计被罚190万元[37],并暂停中国银行相关业务、相关分支机构准入事项[38]

十大股东

根据中行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号,其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为:[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网际网路档案馆

单位:股

序号 股东名称 期末持股数量 持股比例 股东性质 股份种类
1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188,461,533,607 64.02% 国家 A股
2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81,932,003,260 27.83% 境外法人 H股
3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8,153,755,624 2.77% 国家 A股
4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1,810,024,500 0.61% 国家 A股
5 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 1,060,059,360 0.36% 国家 A股
6 MUFG Bank, Ltd 520,357,200 0.18% 境外法人 H股
7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442,555,617 0.15% 境外法人 A股
8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313,708,551 0.11% 境外非国有法人 A股
9 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传统产品 208,018,959 0.07% 其他 A股
10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分红-个人分红-005L- FH002 沪 204,116,420 0.07% 其他 A股

其他

  • 中国银行行标中的行名四字由南汉宸邀请郭沫若书写,但是在上海外滩中国银行大楼仍然保留着孙中山的题词。
  • 中国银行现在使用的标志企业识别系统(CI)由香港设计师靳埭强于1980年代领导设计。
  • 香港的中银大厦及北京总部由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贝聿铭的的父亲贝祖贻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

参见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 (PDF). 2017-03-31 [2017-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8-27) (中文(简体)). 
  2. ^ 金融司. 中央金融企业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1) (中文). 
  3. ^ 中国银行入选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 [2013-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8). 
  4. ^ Summary of the Top 1000 World Banks. [2018-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7). 
  5. ^ 小科布尔:〈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刊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蔡静仪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17页
  6. ^ 一部绝版重现的民国金融史。--《民初银行大亨》. 作家生活志. [2019-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3). 
  7. ^ 7.0 7.1 中国银行H股招股书。
  8. ^ 新华网报道:中国银行成功在香港挂牌上市. [2006-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25). 
  9. ^ 新华网报道:中国银行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10. ^ 中国银保监会甘肃监管局关于同意中国银行兰州分行终止营业的批复. [2022-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2). 
  11. ^ 扬•切恩斯基. 中国工程企业承建波兰高速公路失利. 《金融时报》 (英国). 2011年6月16日. 
  12. ^ 陈健健. 中国中铁兵败波兰:欧洲杯中国路段烂尾. 新华网. 2012-06-12 [2015-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3. ^ 王冰凝. 中海外波兰高速面临最高25亿索赔 中铁出钱挽救. 新华网. 2011-07-30 [2015-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4. ^ State-Owned Assets Regulator to Probe Polish Highway Deal. 财新网. 2011-07-25 [2013-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5). 
  15. ^ Facing the risks of the going out strategy (pdf).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13-11-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6-03). Although it is true that the construction firm itself was to blame for the failure of the project, the refusal of Chinese banks to honour their guarantees is perplexing. 
  16. ^ 洪圣斐. 纽约法院准以色列人在美控告中国银行. 新头壳. 2013年9月19日 [2013年11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9月21日). 
  17. ^ Zhu, Grace. Bank of China Says It Hasn't Helped Hama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2-10-25 [2013-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7). 
  18. ^ Israeli leader faces test in US case accusing Bank of China of facilitating militant funding. Associated Press. 2013-11-12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7). 
  19. ^ Harriet Sherwood. Israel bars ex-agent from testifying in US lawsuit against Bank of China. The Guardian. 2013-11-17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0). 
  20. ^ Josef Federman. Family accuses Israel of caving in to China. Associated Press. 2013-12-17 [2014-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英文)
  21. ^ Israel backs out of lawsuit vs Hamas, Bank of China. World Tribune. 2013-11-18 [2014-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0). (英文)
  22. ^ 央视曝光中行造假洗黑钱 员工称多黑的钱都能洗
  23. ^ 中国银行关于“优汇通”业务的说明. [2014-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0). 
  24. ^ 萧尔 (编). 路透社:意大利央行调查中国银行意大利办公室. BBC 中文网. 2016-04-11 [2017-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2). 
  25. ^ 凌华薇 (编). 中行米兰分行洗钱案和解 四名职员被判缓刑. 财新网. 2017-02-18 [2017-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2). 
  26. ^ 杭州国有银行前员工被曝集资上亿 有客户哭晕. 新浪网. 2015-05-10 [2015-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3). 
  27. ^ 中行原油宝刷屏:一夜巨损900万 倒欠银行500万.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6). 
  28. ^ 【原油宝】中行煞停原油宝交易 投资者控诉未能平仓录巨亏. HKET. [2020-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31). 
  29. ^ www.bjnews.com.cn. 中国银行:自4月22日起暂停客户原油宝新开仓交易. www.bjnews.com.cn. [202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8). 
  30. ^ 财新网. 高层定调原油宝责任分担原则:部分客户有望拿回20%保证金!. 网易网新闻. 广州. [2020-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中文(中国大陆)). 
  31. ^ 于文凯. 原油宝和解协议曝光:中行承担负价亏损 投资人或拿回20%保证金. 观察者网. 上海. [2020-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中文(中国大陆)). 
  32. ^ 邹璐徽、张晓云. 中行原油宝事件法律诉讼现转机,有投资者在当地法院立案成功. 新华网新闻. 上海. [202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7) (中文(中国大陆)). 
  33. ^ 王晓波. “原油宝”部分投资者向中国银行发公开信:不接受20%的赔偿方案. 新浪网新闻. 北京. [202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中文(中国大陆)). 
  34. ^ 中行原油宝再刷屏:两律所停止代理 有法院明确不予立案.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35. ^ 中行原油宝赔付已过半 两家主要律所停止诉讼代理. [202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0). 
  36. ^ 银保监会出手:中国银行“原油宝”被立案调查. 中国基金报. 2020-05-19 [2020-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37. ^ 银保监会发布“原油宝”事件处罚通报:中行被罚5050万. [2020-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9). 
  38. ^ 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处罚结果:罚款5050万 暂停相关业务. [2020-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9).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