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岛

中南半岛1886年地图

中南半岛,或称印度支那(法语:Indochine)、印度支那半岛(英语:Indochinese Peninsula),印度支那半岛也常简作印支半岛越南称之为东洋半岛Bán đảo Đông Dương);在与东南亚岛屿地区(海洋东南亚)相对时也被称为东南亚大陆地区(英语:Mainland Southeast Asia)或东南亚半岛地区,指亚洲东南部东临南海,西濒印度洋的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印度以东而得名。中南半岛包括今日的缅甸泰国寮国柬埔寨越南马来半岛等地。

名称

中南半岛又称印度支那半岛中印半岛印中半岛印支半岛,皆是法语Indochine」的中文译名,该法语单词意思是「印度化的中国」,以此来称呼这个印度中国之间并受两国文化影响的区域。

第二次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政府将「支那」视为贬低中国的歧视词语。1941年,在于右任的倡议下,新创「中南半岛」一词来取代「印度支那」。「中南半岛」的意思为「在中国以南的半岛」[4]。现今中南半岛、印度支那半岛两个译名并用[1],但中国官媒对其的译名仍不统一,或译「印度支那」[5][6]、或译「中南半岛」[7]。不过,中国大陆出版的地图及地图册上倾向于使用「中南半岛」。而在学术领域上的地理学地质学界和历史研究等方面,对包含indo-china的学术名词,仍倾向于采用音译「印度支那」,如地理学上的印支构造期的「印支」,就是源自于音译的缩写。

历史

从前2世纪起,中国印度这两个亚洲的文明开始进行辗转的贸易。在古代从中国到印度之间可能的通道有四条:

其中前两条路线去印度十分艰险,故而大多数商人都选用后两条路线,尤其是海路。由于后两条路线都要经过印度支那诸国,这些区域或国家受到中国及印度的政治及文化影响。

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这个地区除了泰国保持独立以外一直都被法国英国殖民统治。其中寮国柬埔寨越南被法国统治,称为「法属印度支那」。缅甸马来亚新加坡被英国统治。1893年法国人建立第一个印度支那联邦,1940年日本占领法属印度支那,1942年日本占领除泰国外中南半岛全境。1945年二战结束后,中南半岛的英属殖民地的独立较为平和,1948年缅甸独立、1956年马来亚自治、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1965年新加坡自马来西亚联邦脱离独立。法属殖民地则较为艰辛,越南自二次大战结束后即展开对法国独立战争,1954年日内瓦会议以后,法属印度支那各国才获得独立。1960年美国为了扼止共产主义的扩大而介入越南内战。经历多年的越战,1975年美军撤离,北越战胜南越统一越南。而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的影响有所扩大,印支三国长期受越战影响,当地政治十分不稳,其后因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击溃红色高棉政权,并意图扶持亲越势力,引起越柬战争,1979年发生中越战争,当地政局于1989年以前十分动荡。到了90年代中南半岛原法属印度支那三国才实现和平。

地理

面积约230.2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20-27 °C(68-81 °F),干季及雨季较分明,均为农业国家。矿藏有等,产柚木橡胶甘蔗棕榈油等,且中南半岛的主要河川及其主要山脉(例如横断山脉)大部分为中国地区所延伸过来的,故有「山同脉、水同源」之说。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中国地名委员会. 外国地名译名手册. 商务印书馆. 1993: 321. ISBN 7-100-00798-4. 
  2. ^ 薄文泽. 东南亚大陆地区民族的源流与历史分布变化. 东南亚研究. 2006, (06): 82–86. 
  3. ^ 李一平. 东南亚岛屿地区先于半岛地区沦为殖民地的原因. 南洋问题研究. 2000, (01): 48–54. 
  4. ^ 于右任,1941,「中南」半岛之范围与命名问题,重庆《大公报》
  5. ^ 村村都有巡逻队 人人都是宣传员. 人民网. 2018-11-21 [2019-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6. ^ 周恩来六上《时代》封面 不同形象折射中美关系. 人民网. [2019-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7. ^ 地热能源利用不容忽视 可再生能源新技术需要突破. 人民网. 2019-06-20 [2019-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