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口站

东山口

Dongshankou
东山口站文化艺术墙
东山口站文化艺术墙
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农林街道大东街道交界
中山路农林下路署前路、东华北路口
地理坐标 23°7′37.51″N 113°17′27.39″E / 23.1270861°N 113.2909417°E
途经路线 广州地铁1号线
广州地铁6号线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 地下车站
站厅类型 地下站厅
转乘方式 通道换乘
出口数目 4
车站色系 1号线:米黄色+红色花岗岩
6号线:卡其色(东山洋楼)
月台 1号线:1个岛式站台
6号线:1个分离式岛式站台
其他资讯
车站编号 112 614
历史
启用日期 1号线:1999年2月16日
6号线:2013年12月28日
营运资讯
车站服务时间 06:11-23:44
首班车
末班车
服务
上一站 广州地铁 下一站
烈士陵园
西塱
1号线 杨箕
东湖 6号线 区庄
香雪

东山口站广州地铁一号线和六号线的换乘站,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路农林下路、署前路和东华北路口的地底。一号线车站于1999年2月16日启用,六号线车站则在2013年12月28日启用。

车站结构

车站楼层

东山口站共设有四层。地面为中山一路、署前路、内环路高架桥以及附近建筑;地下一层为行人过街通道、地铁站厅及换乘通道;地下二层为1号线月台以及6号线缓冲平台;地下三层为6号线设备区;地下四层为6号线月台。

地下一层 1号线站厅 售票机、客服中心、商店、安检设施
换乘通道 来往1号线和6号线
6号线站厅 售票机、客服中心、安检设施、文化艺术墙
市政通道 东山口行人通道(非付费区)
地下二层 2 站台 1号线 西塱方向(下站:烈士陵园
岛式站台
1 站台 1号线 广州东站方向(下站:杨箕
6号线缓冲平台 来往站台和站厅
车站设备
地下三层 6号线设备区 车站设备
地下四层 4 站台 6号线 浔峰岗方向(下站:东湖
分离式站台
通道连接两侧站台
分离式站台
3 站台 6号线 香雪方向(下站:区庄
1号线站厅
6号线站厅
车站换乘通道
6号线车站柱面装饰

站厅

东山口站有两个站厅:1号线站厅和6号线站厅。东山口站的收费区设于1号线站厅的中部和南侧、6号线站厅的东北侧以及换乘通道,付费区通过换乘通道相连,非付费区则通过市政过街通道相通。1号线和6号线站厅的收费区各自设有多组扶手电梯、楼梯以及1台专用电梯可供乘客前往月台。由于1号线连接站台与站厅的专用电梯位处站厅的电梯门设于站台东侧的非收费区域,乘客使用时需要向车站工作人员求助以便协助使用。

受车站设计的所限,6号线车站部分无法设置直达站厅及站台的升降机,只能分开设置两台升降机,乘客如需乘坐升降机来往站厅和站台,都只能先抵达缓冲层,随后再转乘另一部升降机[1]

东山口站是6号线首期六个文化站之一,在6号线站厅设有以「印象东山 西韵情怀」为主题的文化艺术墙,主要内容为东山洋楼。柱面装饰的内容亦为东山洋楼。

目前东山口站设有便利店糖果店、洗衣店等。车站商店全部设于1号线站厅,大部分均设于C出口旁,少数则设于D出入口旁。此外本站亦设有自动售卖机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的自动柜员机、自动售卡/充值机、「好易」自助服务等。

另外,本站的母婴室设于6号线站台付费区处。

换乘

东山口站与杨箕站、黄沙站一样,均采用经过两线站厅的通道换乘模式[2]。但与杨箕站不同的是,虽然是同样直接利用原出入口通道作为换乘通道,但东山口站的通道较为宽敞,长度也较短。但在换乘通道与6号线站厅相接的位置,由于高度差较大,设置了一座较高的楼梯,同时设置了一条斜坡,供残疾人士使用。

月台

本站1号线为岛式月台,设于中山一路地底,6号线为设有一组同层的分离式月台,以岛式月台的方式排列,设于署前路地底。另外,6号线在月台中南部之间设有暗挖的行人通道,本站的公共洗手间设于6号线月台北端。

另外,本站1号线月台东侧设有一条存车线。当1号线的东段发生故障时,往广州东站的列车会通过此存车线折返,以本站为临时总站。

两线月台上的书法字也有所区别,1号线采用的是华文新魏电脑书法字,6号线采用的是华文行楷电脑书法字。

2号月台全景图,1号线专用(摄于2016年10月)
3号月台全景图,6号线专用(摄于2016年10月)

出入口

东山口站共设有四个出入口,其中C出口、F出口均连通市政过街人行隧道。6号线站厅亦有一独立出口直接通往该人行隧道。

本站原本设有A出入口,由于配合1、6号线的换乘通道建设于2009年11月30日停用并进行改建工程。现时原A出口通道已成为换乘通道,并划入付费区,功能亦已被E出口取代。另外,位于D出入口旁原连通地下商场,地下商场亦设有连接地面的出入口供乘客直接前往达道路等地,后来因人流问题该商场关闭,同时地下商场出入口亦一同废弃。

编号 设施 照片 出口指示 建议前往的目的地
1号线站厅
C   
  
Donshankou Station Exit C.jpg 农林下路 市政通道、广东电信广场、三育路、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王府井百货、江西银行广州越秀支行、卓越教育东山口教学中心、农林下路(广药附属一院)公交车站、东山电车总站
D   Dongshankou D.jpg 农林上路 中山一路、省人大、农林东公交车站(西行)
6号线站厅
E    Exit E, Dongshankou Station, Guangzhou Metro.jpg 中山一路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达道路、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广州市第七中学广州市培正中学、东山(署前路)公交总站
F    Exit F, Tung Shan Station.jpg 署前路 中山二路、东华北路、龟岗大马路、东山百货大楼、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医学中心、东山口(东华北路)公交车站(东行)、东山口公交总站
注︰ 设有失明人士引导径 |  设有斜道 |  设有轮椅升降台 |  设有扶手电梯

接驳交通

东山口站周边设有东山口、东山口(东华北路)、农林东、农林下路(广药附属一院)等多个巴士中途站,以及东山(署前路)、东山口(东华北路)[注 1]、东山(东华北路)[注 2]以及东山电车总站等巴士总站,方便乘客接驳巴士前往其它周边地区。

接驳交通列表

利用状况

东山口站处于中山一/二路,署前路,农林下路及东华北路四条道路的交汇处,东山电车总站也位处于附近。交通四通八达。同时本站也位于原东山区的中心地带,除了住宅林立外,商业也相当发达,每日都车水马龙。因此本站的客流一直居高不下,站内客流如织。在6号线开通后,本站的客流进一步上升。附近拥有人流密集的东山百货大厦、广州市图书馆越秀分馆和广铁文化宫,提供了密集的人流。

历史

东山口站最早出现在1988年的地下铁道路网规划的初步方案中,是1号线的一个中途站,位置已大致与现时相同。而在1997年的《广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最终报告)》,东山口站被确定为当时1号线与3号线(现5号线)的换乘站。但由于当时车站建设已接近完成,并未能作出相关预留。在后来的2003年规划中,本站改为1号线与6号线的换乘站。

1号线

1993年12月28日,1号线正式开工兴建。1999年2月16日,东山口站随一号线全线通车而启用。

6号线

2006年,6号线正式开工兴建。为配合6号线车站的建设,本站原A出口亦于2009年11月30日停用。2008年2月16日,东湖黄花岗区间右线盾构成功下穿1号线上下行线[3]。2013年12月28日,6号线正式通车,本站成为1号线和6号线的其中一个换乘车站。

东山口人行隧道

位于原A口附近的行人过街出入口

1998年12月,东山口人行隧道开工。该隧道将会与东山口站A出口及C出口直接相连,同时连通农林下路、中山二路、东华北路及署前路等附近道路。2000年1月完成结构和装修工程并通过验收。但由于消防报建等问题,辗转至2001年12月才启用。人行隧道启用后,由于能直接通往地铁车站,间接增大了东山口站的服务覆盖范围。

而在2013年底6号线启用后,由于东山口站原A出口通道已成为换乘通道,划入车站付费区,因此在换乘通道西端建起一道闸门,平时放下铁闸分隔换乘通道与人行隧道,仅紧急时候开放供疏散。因此原连接A出口的一段人行隧道成为了断头路。但东山口站新设的F出口与人行隧道连通,附近数米即为人行隧道署前路出口。同时在原通往A出口的隧道前方也增设一个出口,直接连接6号线车站和人行隧道。

未来发展

署前路站

10号线将在庙前直街署前路口东侧设有署前路站,位于本站以南约200米处[4]。计划将设有换乘通道连通两站,实现1号线、6号线和10号线三线的换乘。

10号线在2017年立项之时,署前路站已有计划连接东山口站,实现三线换乘。但在工可和初步设计阶段,署前路站取消了换乘,将不会建设换乘通道。当时10号线工程可行性报告的批覆意见亦指出署前路站和中大南门站是原由换乘站变更成非换乘站,应力争两站按换乘站设计,以增强整个线网的通达性。

直至2020年10月,据报导署前路站有望重新成为换乘站,连接至东山口站换乘1、6号线。为配合换乘通道的建设,需要拆除署前路东侧的越秀区图书馆、陈树人纪念馆等建筑[5]。11月4日地铁方面公布修改计划,暂不建设换乘通道,而陈树人纪念馆、越秀区图书馆等处于西段的建筑暂不拆迁[6]

注释

  1. ^ 东华北路东行方向设站
  2. ^ 东华北路西南行方向设站

参考资料

外部连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