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宅文化遗址
上宅文化遗址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所在 | 平谷县韩庄乡上宅村、大兴庄乡北埝头村 |
分类 | 古遗址 |
时代 | 新石器时代 |
编号 | 8-0001-1-001 |
登录 | 2019年10月 |
上宅文化遗址,位于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地区(原「韩庄镇」)上宅村、大兴庄镇北埝头村,是新石器时代遗址。现辟为「上宅文化陈列馆」。2019年10月7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1982年北京市文物局对北京市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上宅文化遗址,1984年开始发掘至今,出土大批新石器时代文物。这处文化被正式命名为「上宅文化」。该遗址共分为8层,上层是商周至唐辽文化,中层和红山文化接近,下层是新石器时代中早期文化。上宅文化是北京地区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处在原始农业萌芽状态中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继河南仰韶文化、甘肃马家窑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之后发现的又一处重要遗迹。[2][3]
上宅文化陈列馆位于金海湖北岸,是一座遗址类博物馆,在上宅文化遗址的基础上成立,1989年开放。[2]
上宅文化陈列馆主体建筑仿照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关池穴式马架子窝棚状,建筑面积达到1284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一层展厅陈列「上宅文化」及周边环境的考古成果,通过磨盘、斧、深腹罐、碗、杯等器物展现「上宅文化」。 陈列的上宅文化生产工具主要为打制、磨制、琢制的大型石器以及斧、网坠、石球、柳叶形石刀等细石器。陈列的上宅文化生活用具主要为陶器,包括深腹罐、圈足钵、碗、鸟首形镂孔器等等。上宅文化的艺术品包括石雕小动物、陶塑猪头等等饰品,其中的鸟首形陶柱表明上宅人已有「图腾崇拜」的祭祀活动。二层是综合厅,陈列平谷区出土、征集的文物200多件,反映从商周时期到明清时期平谷人民的生产及生活情况。[2][3]
参考文献
-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国政府网. 2019-10-16 [2019-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6).
- ^ 2.0 2.1 2.2 上宅文化陈列馆,央视国际,2004年05月14日. [2014年1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9日).
- ^ 3.0 3.1 五大文化之一——上宅文化遗址,新浪网,于2014-01-06查阅. [2014-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6).
|